夏津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咨询中!工业用地招拍挂、厂房购买及租赁、公司注册流程、产业扶持政策、规上企业入库纳统政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精特新企业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瞪羚企业认定、独角兽企业认定、牛羚企业认定、隐形冠军企业认定、企业上市挂牌、等各项企业优惠政策,一键查询,了解详情!
您想咨询夏津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欢迎致电:400-116-9096
“夏津县”一词属于汉语政区地名。其标准读音为“xìajīnxiàn”。它所指代的县级行政区域(地名实体),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地处北纬36°53′~37°10′,东经115°45′~116°16′,东南与临清市、高唐县相邻,西与河北省清河县以运河为界而相望,北与武城、平原县相接。面积871.9平方公里。人口48.9万。县人民政府驻地夏津镇,在省会济南西北方向120公里处,为德州市辖县。二、行政区划夏津县辖10个镇、2个乡:银城街道、北城街道、苏留庄镇、新盛店镇、雷集镇、郑保屯镇、白马湖镇、东李官屯镇、宋楼镇、香赵庄镇、双庙镇、南城镇、渡口驿乡、田庄乡。三、政区沿革夏津之名历史悠久,夏津县始置于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此为“夏津”之词的始现。此前,夏津之地明属“鄃县”,鄃县始置于西汉初年属巨鹿县。(“鄃”shū)之由来无考,据此字的结构看应属城邑的专用字。后又置信乡侯国,与鄃同属冀州清河郡。汉之后(吕雉)四年(公元前184年)立县为侯国。王莽改觎为善陆(公元9年)。东汉光武帝诛王莽设置侯国,封马武为鄃侯,三国时期属魏清河国甘陵郡。西晋时属清河国。十六国时属清河郡。南北朝时属北魏济州平原郡。东魏时属清河郡。北齐时属冀洲清河郡,后废县并入平原。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于古鄃城西南建县,县治在今县城,属清河郡。又另置夏津县,县治在孙生镇(今县城北15公里处新盛店村)属贝州。隋大业年间(605—618年)夏津县并入鄃县属清河郡。唐天宝元年(742年)改鄃为夏津县。宋代属河北道大名府。金代属大名府路大名府。元明皆属高唐州。清雍正八年(1730年)改属东昌府。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属临清直隶州。民国时期曾先后属山东东临道第四行政督察区。1945年9月4日夏津县解放后,先后属冀南二专署,衡水专署。1952年10月,归属山东省德州专区,1956年属聊城专区,1961年复归德州专区,1995年德州撤地设市,夏津县仍属德州至今。四、地名特征夏津县历史悠久,境内的地名形成都有其历史渊源,据地名普查时对全县530个自然村名的来历分析,除栗庄(今属银城街道办事处)、崔庄、崔楼(今属白马湖镇)等个别村庄外,其绝大多数,皆建村于明朝洪武年间以后。其原因是因元末连年战乱和天灾,兼之明建文时的“靖难”之役(俗称“燕王扫北”)使两淮、山东、河北、河南之民十亡七八。尤其山东的高唐州、东昌府为当时的主要战场,已成荒无人烟之地。以至于“春燕归来无栖处,东地千里少人烟”。据旧志载明洪形武二十四年“户687,口4279”。明朝定鼎,既实行了大量的移民屯田,移民多来自山西洞洪与山东胶东一带。因此,大多村落多于此时形成。所以带“屯田”色彩的地名很多,现有带“屯”字的村名达52个,如:张官屯、李官屯、黄官屯、周官屯、张里长屯、于里长屯等,不一而是。在夏津境内的村名中除“庄”“寨”等通用地名外,其他多以地理位置和建筑等为统称地名。命名者居多,如处原老黄河故道的大堤沿畔的有马堤、杜堤、左堤、刘堤等,以建筑命名的有楼、堂、庙等,如李楼、代楼、苗堂、李堂、刘庙、时庙等。另外有以“王庄”为统称地名而命名者,如:毛王庄、尤王庄、谢王庄等,这类村名是以明代皇帝赐给诸王的庄田,而由管理庄田的头目之姓而分别命名的。总之,夏津县村名的命名特点是以姓氏命名加统称地名(如:庄、寨、堤、沟、庙、堂、楼等)而形成各个村名。这类村名占全县村名的95%以上。夏津县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各村名中不乏以历史名人、文物古迹和神话传说命名者。其中有“张法寺”,此村是村东南侧的“大云禅寺”而得名,“大云禅寺”又俗称“张法寺”,据旧志载:大云法寺始建于唐朝,毁于元末。明洪武年间莱州掖县人张福广夫妇来此,见大寺虽圯,气势恢弘,故皈依佛家,矢志募修,人们俗呼“张法师”故又以之称寺,在寺旁所建的村亦因之称“张法寺”。其老伴亦归佛清修,在大云寺南十二里处,建庵修行,人们俗称“张姑庵”后在庵侧建村人亦称“张姑庵”。简称“张庵”(今属香赵镇)。如五龙堂,据传一母一胎生五条龙,俱乘风雨而去,后修“五龙堂”以纪念,于堂侧建村,名“五龙堂”。再如王太来庄,郑保屯、俱是以此地名人“王太来”、“郑保”之名而得村名的。以古迹命名的有王铺、刘铺、十五里铺,是以古代上官道的“铺递”(驿站)而得名。在一些地名读音中也存有特殊读音,如“时”读“chi”,“岳”读“ya”等。文化内涵一、历史文化夏津为千年古县,其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在这块土地上发过不少重大事件和出现过不少知名人士。随时间的推移,从而造就夏津的悠久深厚的历史。(一)文物古迹1、古遗址(1)古鄃县城遗址在今县城东北,平原县城西南35里之阚家庄,有鄃县故城遗址,遍地瓦砾,不宜耕稼,其城址至今仍依稀可辨,人们俗称为“城子里”。曾出土古钱币颇多,钱之文样曰“货泉”。(2)夏津故城遗址在今县城以北15公里处新盛店镇新盛店村,地势与今县城相仿,大十字街为地势最高处。据旧志载,因此地低洼,遇雨即涝,因此迁鄃城,改鄃为夏津。此地先后称孙生镇、锦川镇、新县店、新盛店。(3)窦建德兵站遗址在今夏津县郑保屯村东北约3华里处。相传为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屯集兵马之所。又据说,义军与隋军战于聊城,建德为蓄积生力军,故将参战将士轮番更换,在此地集结休整,以保持勇猛的战斗力。1982年据文化部门勘测,其遗址东西长250余米,南北宽200余米。周围高出地面一米左右。今其址内蒿草丛生,瓦砾遍地,不宜耕作,为一片荒野。至今当地人仍相沿称之为“兵站”。发掘此地,曾出土部分隋唐时期的陶片。据当地农民说,在此处曾拣得骰子多颗,概为当年兵士赌博之物。(4)窦建德屯粮仓廒遗址在今夏津县老城东北角(今北城街东首)。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春,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与隋军激战于聊城,窦建德以此地为军需物资“转输之地”。(见清乾隆本《夏津县志》)。曾将粮草囤积于此处,以济军用。廒场东西长400米,南北宽250米左右,周围有水沟封闭。水沟用途有二:一为保护廒粮,免被盗窃;二为以沟水防火,起消防作用,实为一举两得。据说,当时隋军因粮草接济不及,军心动摇,战事失利。,而建德因此处粮秣的接济而大获全胜,并擒获隋军大将宇文化及。此廒场之纵横水沟及范围于70年代尚能依稀可辨。(5)大云寺遗址位于东李镇张法寺村东南。始建于金,后因年歉兵燹,渐次衰颓,迄于元末,殿宇倾圮几尽。明洪武二十四年(1931),法师张福广(掖县人)来此经营重修。至明天顺癸未(1463)竣工,历时70余年,始建成煌煌大寺。共建各式大殿一十八座。“三佛、护法、大悲、五百罗汉、金刚”诸神像俱全。僧房、仓库、浴室、厨房等配套设施无一不备。“栋宇鲜丽、金光流映,煌然为东藩伟观”(见清乾隆本《夏津县志•艺文志。》)盛时僧众达百余人,为方圆数百里之名刹。明山东提学使沈钟曾有诗赞道“岿然梵刹夏津东,万木丛深一径通。满路飞香三数里,绕檐鸣铎半虚空。回翔鹳鹤翩翩下,导引袈裟个个同。除却灵岩堪伯仲,其他琐琐敢争雄?”据旧志记载,寺中对外租种的地产达8300余亩。寺址占地达16万平方米之多。可见寺院规模的恢弘气势。后因年湮日久,世事沧桑,殿宇倾圮,僧众散归,时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左右,其建筑已被拆除殆尽。现在其址仍瓦砾遍地。常有祭祀用的陶瓷器皿出土,并出土有赑屃,方形墓碑等。当地人现仍保持有“大阁”、“塔坟”等地名称谓。2、古墓群白龙王庙村汉墓群位于新盛店镇的白龙王庙村东。上世纪80年代初,县文化馆派人勘测,发现古墓多处。上报上级文物管理部门后,曾组织发掘,经鉴定为东汉早期墓葬。出土有陶鸡、陶狗、陶楼子等,现存于县图书馆。发现的古墓仅2处,墓主系一般平民。其他墓葬尚未发掘。(二)历史事件夏津县地处鲁西北的冀鲁边陲,因西倚运河水运之利,交通便捷,所以历史曾发不少著名事件,诸如夏王窦建德的兵站、点将台、屯粮仓、以及义和团斗争、抗日战斗等。1、张金称农民起义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山东歉收,饿殍遍野,哀鸿满地,百姓生活极苦,是年10月,夏津县人张金称揭竿而起,百姓应者云集,义军声势渐大。隋炀帝派大将段达讨伐义军,被击败。金称又会合渤海农民孙宣雅部共破黎阳,声势大振。隋大业九年(613)十一月,金称复败隋军,擒杀隋将冯孝慈。大业十二年(616)三月,金称率兵攻破平恩(今河北邱县西)、武安、巨鹿、清河等郡县,威势益大。后因轻敌,于大业十三年(617)一月兵败,金称被鄃县令杨善会擒获杀害。2、窦建德以夏津为转输地大败隋军唐武德二年(619)春,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与隋军战于聊城,建德以夏津为粮秣转输地以接济军用而大获全胜。擒获隋军大将宇文化及。3、夏津义和团成立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春,夏津义和团成立,团首何洛有,本县城西张堤(今属宋楼镇)人。团民达二百余人。烧教堂,逐教士,与外国传教士及信徒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后来,湖南凤凰厅人任王氏(人们俗称“任太太”)来夏津,与何洛有共领义和团民。曾率部参加攻打武城十二里庄教堂战斗。也曾率军北上进京参加义和团总首领赵三多、闫书勤组织的反洋教活动。4、击毙日军十三县顾问中村1940年初冬,国民党地方军齐子修部22旅3个连,计500余人来夏津,进驻“三鸭村”,(今属双庙镇)后被伪区长郭明成密报日军。驻夏津县的日军顾问中村宇之助,亲自组织夏津、临清、清河、武城、清平、枣南等县日伪军800余人,分三路包围“三鸭村”。22旅旅长周致中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率部利用有利地形同日伪军展开激战。战斗中周旅长之弟周二虎与夏津人侯振玉共同击毙日军顾问中村。是役,毙敌30余人,重伤20余人。22旅仅阵亡1名连长,4名士兵。5、夏北战役1945年8月,为扫清夏津县城的外围之敌,为早日解放县城做准备。八路军冀南六分区政委刘华清、参谋长刘明鉴组织了扫清夏津北部之敌的“夏北战役”。战役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先包围夏津城北的各日伪军据点,再设伏于夏(津)武(城)公路两侧的青纱帐,伏击县城增援之敌。战斗进展顺利,敌人有的枪不及下肩便被击毙。是役,共消灭日军70余人,伤20余人,毙俘伪军200余人。缴获重机枪2挺,轻机枪4挺,迫击炮1门、步枪300余枝。并击毙伪军骑兵队长杨英贤。(三)历史人物夏津县是一片人杰地灵的热土,历代涌现出许多著名人物。古代的有北魏台阁大臣崔先、史学家《十六国春秋》的编者崔鸿,隋末农民起义领袖张金称,北宋大将马仁禹,金朝诗人刘涛、宋九嘉,明代监察御史朱应昌、都御史郭四维,山西布政使司右参政栗祁,近代有举人李士奎、书法家李毓英,现代有画家张筑岩、书法家许宗海、古文字家范步瀛、革命志士李思孝、刘胡兰式的小英雄孙洪喜,当代有驾机回归祖国大陆的国民党空军教官黄纲存、作家刘真、晋驼,画家刘汝阳、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等。

山东招商项目

山东招商政策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山东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