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惠民县产业园区
山东滨州惠民县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山东滨州惠民县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滨州市体育局关于印发《滨州市“10分钟健身圈”建设实施方案》《推进“体育惠民工程”提档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
政策
发布部门:信息补充中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25日
有效性:政策是否有效未知,请慎用
各县(市、区)教育和体育局,各市属开发区体育部门:现将《滨州市“10分钟健身圈”建设实施方案》和《推进“体育惠民工程”提档升级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滨州市体育局2019年3月25日滨州市“10分钟健身圈”建设实施方案按照市政府工作部署,启动县级以上主城区“10分钟健身圈”建设被列入全市重点工作。为聚焦“六问八策”,落实市政府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我市城区体育工作,优化设施布局,提升器材质量,推动共建共享,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好的公共体育服务,为“富强滨州”建设贡献体育力量,现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实施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把发展城区体育事业作为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把促进城区居民身心健康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进一步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健身组织网络,积极开展群众健身活动,不断提升城区公共体育服务水平,为“富强滨州”建设作出积极贡献。(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职、社会广泛参与,以便民、利民、惠民为重点,坚持科学规划、城区一体、完善功能、服务居民,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扩大覆盖、提高质量,在原有健身设施基础上优化设施布局,推动建立分工明确、优质高效的管理维护机制。(三)任务目标。到2020年底,滨州全面建成县级以上主城区“10分钟健身圈”,即城区居民以正常速度步行10分钟左右(直线距离约800-1000米)范围内,建设便民利民的公共体育设施,同时引导城区居民参加健身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为广大群众提供科学健身服务。2019年,完成100个居住区健身设施的新建和200个居住区健身设施的更新维护工作。二、主要任务(一)设施建设。在县级以上主城区范围内,在各级全民健身中心、健身广场、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社区体育设施和居住区健身设施相互支撑、形成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采取镶嵌式、附加式、改造式等多种方式,优化设施布局,合理利用空间,确保广大居民就近、安全地参加健身活动。(二)组织构建。充分发挥各级体育总会和协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推进体育总会实现全覆盖,单项体育协会延伸到群众身边,让想健身的群众加入到体育社会组织中来。推进体育社会组织改革,加大培训教育力度,提高社会组织承接全民健身服务的能力。大力发展社会体育俱乐部,逐步实现“数量充足、工作活跃”的目标。(三)活动开展。以市、县(市区)、乡(镇街)全民健身运动会为主线,每年举办一届综合性全民健身运动会,因地制宜设置运动健身项目,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到赛事活动中来。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定期举办运动会。社区(行政村)常年举办小型多样、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鼓励倡导居住区之间、社区之间、县(市区)之间开展赛事交流活动,提升赛事活动的观赏性。(四)健身服务。积极开展科学健身、体质测试等健身指导服务,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运用“互联网+”,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健身场地设施信息服务。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大讲堂、健身广场大培训、健身知识大巡展、健身手册大发放等活动。通过各类媒体宣传科学健身知识。明确健身场所的管理维护责任单位,建立和落实服务规范、安全管理、维修保养等制度,确保公共体育设施正常使用。三、设施建设指导意见(一)市区体育设施建设1、广场: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健身步道、自行车道等健身设施。2、公园:因地制宜建设健身路径、笼式场地、儿童健身娱乐等健身设施。3、景观带: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性建设健身步道、自行车道、笼式场地等健身设施。(二)县(市区)体育设施建设1、全民健身中心:因地制宜建设室内外健身场馆,设置如健身器械、路径器材、室外健身场地等。2、文体活动广场:以室外健身广场为主,设置路径器材、笼式场地等。3、体育健身公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建设笼式场地、健身步道等。4、多功能运动场:以街角小广场、林地小广场为主,因地制宜设置路径器材、笼式场地等。(三)社区(村)体育设施建设室内设置如乒乓球活动室、棋牌活动室、器械健身室等;室外设置如健身路径、多功能运动场、健身小广场等。(四)居住区健身设施建设完善居住区健身设施的新建和对原有损坏健身设施的维护更新。坚持“便民、利民、不扰民”原则,健身器材以路径器材为主,场地建设以广场舞场地、羽毛球场地、乒乓球场地为主。四、建设计划县级以上主城区“10分钟健身圈”建设,计划自2019年启动,至2020年底全面完成。2019年完成50%的工作任务,具体安排如下:(一)摸现状、定计划阶段(1-3月)各县(市、区)开展“10分钟健身圈”建设现状调研,制定本区域“10分钟健身圈”建设计划,明确具体详细的布局方案。制作地图标示,用不同颜色清晰标注已建成设施、计划建设设施点位,附注场地面积、器材种类件数等信息。各县(市、区)务必于2019年3月31日前将建设方案(计划)的正式文件和地图标示等资料一式三份报送市体育局。市体育局根据上报情况,统筹安排全市的建设计划。(二)推建设、保进度阶段(4-10月)各县(市、区)根据建设计划,稳步推进建设工作。市体育局注重抓典型、树标杆,适时召开现场推进会,并对各县(市、区)进行检查督促;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推进市中心区域公共场所体育设施建设。作为市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市政府将每季度通报进展情况。到10月底,“10分钟健身圈”建设年度任务基本完成。(三)抓验收、撰总结阶段(11-12月)各县(市、区)对照本区域建设计划,进行查缺补漏。市体育局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县(市、区)健身设施建设进行全面验收。各县(市、区)认真总结建设情况,形成总结报告,于12月中旬报送市体育局。市体育局撰写总结报告,于12月底前上报市政府。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市体育局作为牵头部门,成立滨州市“10分钟健身圈”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群体科,对进展情况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各县(市、区)体育部门要主动争取政府支持,成立组织机构,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验收,确保建设工作按时、保质、顺利完成。(二)确保经费投入。按照省、市、县各级《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要求,积极争取财政支持,体育彩票公益金应用尽用,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建设和管理全民健身设施。健身场地基础设施由县(市、区)统一负责建设,所需体育器材由市县两级体育部门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政府采购。(三)坚持统筹兼顾。在“10分钟健身圈”建设计划实施过程中,要坚持科学谋划,既要抓住重点阶段重点环节、集中整治突出问题(如地图标示的绘制、新设施建设、旧设施改造等),又要加强各个环节、各个阶段之间的相互衔接,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稳步开展。(四)强化社会宣传。各县(市、区)体育部门要注重城区“10分钟健身圈”建设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及时宣传活动进展情况、经验做法和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先进典型等,进行全方位、立体式跟踪报道,形成强大声势,营造浓厚氛围。联系人:陈文静,电子邮箱:bzqzty@163.com,联系电话:3156925。附件:滨州市“10分钟健身圈”场地建设标准附件:滨州市“10分钟健身圈”场地建设标准序号场地建设标准器材1混凝土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边线缓冲区1.5米以上,端线缓冲区2米以上,场地上方无电线等障碍物。标准篮球架2室外健身路径硬化场地面积150米2以上,水泥厚度10厘米以上。健身路径一套12件3室内乒乓球活动室室内30-60米2,每张球桌占用空间为:4×7米。乒乓球桌1-2张4室外乒乓球运动场硬化场地60米2以上,每张球台占用空间为:4×7米。乒乓球台2张5室内健身房室内80-400米2。室内健身设施6件6羽毛球场长:13.4米,宽:6.1米,端线和边线缓冲区2米以上,线宽4厘米。标准羽毛球柱7笼式足球场长:35米,宽:20米,端线和边线缓冲区2米以上标准小足球门8门球场长:25米,宽:20米,端线和边线缓冲区2米以上推进“体育惠民工程”提档升级实施方案近年来,各级体育部门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大力实施“体育惠民工程”,为全市5000多个行政村(社区)配备健身器材4万余件,实现行政村(社区)健身设施的全覆盖。部分健身器材因安装时间较早,超出了质保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按照市政府工作部署,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决定开展行政村健身设施提档升级工作,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目标任务根据各县(市、区)行政村健身设施建设情况,结合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标准,对照山东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设施信息录入,采取“村村到”的形式,全面摸清全市行政村健身场地、设施安装使用现状。将安装年度久远、出现器材破损、场地面积不达标的行政村重点列入提档升级工作建设计划。全年完成1000个以上行政村健身设施的提档升级工作,确保健身场地、设施达标率达98%以上。二、建设进度(一)摸底调研阶段(3月-4月)各县(市、区)开展行政村“体育惠民工程”建设现状调研,制定本区域建设计划。(二)器材采购、场地整理阶段(5月-6月)根据建设计划,市县两级体育部门按照1:1的比例对健身器材进行招标采购,并与有关部门协调,同步推进场地整理工作。(三)器材配发、安装阶段(7月-10月)根据场地整理硬化情况,按照器材配发方案,对符合条件的行政村进行器材配发,并指导安装。签订《体育健身器材捐赠协议书》,做好登记备案,确保到10月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四)工程验收、总结阶段(11月-12月)市体育局对各县(市、区)“体育惠民工程”提档升级建设情况进行全面验收,联合有关部门逐村检查器材安装使用情况,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器材使用安全。各县(市、区)做好建档立卷工作。三、有关要求(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建立“体育惠民工程”提档升级工作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构,加强调度,周密安排,切实履行建设责任,认真抓实抓好,要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二)摸清底数,制定方案。切实摸清设施建设现状,安装年份、场地面积、器材件数、设施使用情况等都要摸清底数,根据摸底情况制定拟建方案。各县(市、区)务必于4月15日前将建设计划方案和行政村健身设施统计表(附件二)报市体育局群体科。(三)落实责任,统筹推进。体育场地建设工作由各级政府负责,体育健身器材配发由教育体育部门负责,场地设施管理维护由受益村居负责。在场地改扩建过程中,要注意坚持适度原则,不贪大求洋,要因地制宜。要加强健身器材的管理维护保养,结合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安排专人进行核查维护,讲解正确使用方法,延长器材的使用寿命,发挥器材的最大效益,坚决杜绝公共资源的浪费。(四)加强督查,严格问责。作为年度市政府重点工作,市政府督查室将每季度通报县(市、区)进展排名。市体育局将加强对各县(市、区)建设进度的调度和督查工作,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到各县(市、区)进行实地检查,对建设滞后的县(市、区)通报批评,建设情况将作为年终考核重要指标。联系人:陈文静,电子邮箱:bzqzty@163.com,联系电话:3156925。附件:1.行政村健身场地建设标准2.各县(市、区)行政村健身设施统计表附件1:行政村健身场地建设标准根据国家有关体育建筑设计规范确定健身场地硬化标准,健身场地建设标准不得低于以下要求:1、行政村(农村社区)健身广场应建设一个篮球场、两张乒乓球台(可替换其他运动设施)或安装6件以上健身路径器材(不含告示牌);场地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偏远地区确实不具备建设条件的可合并计算场地面积)。2、标准篮球场水泥硬化场地面积608㎡(19m×32m)以上,7件健身路径器材场地整理面积50㎡以上,13件健身路径器材场地整理面积200㎡以上,门球场场地整理面积380㎡以上。3、篮球场场地硬化要求灰土层厚15cm以上、混凝土层厚12cm以上,所使用的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20。每个地埋式篮球架要预留出深度不少于1000mm,混凝土地基坑的水平尺寸应不小于800mm×800mm的安装场地。4、健身路径器材场地可铺设花砖或进行水泥硬化。如铺设花砖,要求灰土层厚12cm以上。如进行水泥硬化,硬化部分灰土层厚12cm以上、混凝土层厚10cm以上,所使用的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20。浇注地基所使用的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20,在地基没有完全凝固前,应有专人监护。距器材地基外部边缘500mm范围的地面应进行硬化处理,器材地基及其周围的硬化表面不应高于安装器材周围的地面。5、根据国家《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规定:器材距架空高低压线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8m;器材距地下管道、地下线路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小于2m,距各类住宅的水平距离不小于8m;器材应远离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的物品等。附件2:各县(市、区)行政村健身设施统计表县(市、区)名称:序号乡镇名村名健身场地面积㎡(硬化场地均可计算)器材件数种类安装时间使用情况政策解读|图文解读《推进“体育惠民工程”提档升级实施方案》解读《滨州市10分钟健身圈实施方案》解读
山东滨州惠民县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惠民县辛店镇三堡联村等2联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拆旧实施方案的批复
2024-11-11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惠民县2021、2022年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计划调整事项的批复
2024-06-21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延长惠民县姜楼镇季庄社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实施期限的批复
2024-04-18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延长惠民县李庄镇李庄社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实施期限的批复
2023-12-01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延长惠民县姜楼镇武家村等2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期限的批复
2023-12-01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惠民县淄角镇龙兴社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拆旧安置实施方案的批复
2023-07-18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山东惠民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的批复
2023-03-23
滨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惠民经济开发区区域节能报告的批复
2021-12-31

工业企业选址
-
工业用地信息
-
现成厂房租金
-
仓库冻库租购
-
招商引资政策

商务咨询服务
-
注册公司选址
-
产业政策匹配
-
法律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