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司法局 滨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法律援助品牌建设工作的通知
政策
发布部门:滨州市司法局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13日
政策文号:滨司发〔2018〕58号
有效性:政策是否有效未知,请慎用
各县(市、区)司法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根据司法部、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法律援助品牌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市司法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制定了《关于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法律援助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现将该意见印发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好的经验做法和新情况新问题请及时上报。滨州市司法局滨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8年11月13日(此件公开发布)关于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法律援助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根据司法部、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法律援助品牌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决定在全市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法律援助品牌建设活动。现制定方案如下:ー、工作目标从“防范、主动、全覆盖”着眼,创新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围绕农民工就业创业、劳动权益保障、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等任务,为农民工提供精准、便捷、优质的法律援助服务。充分发挥我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覆盖面广的优势,健全“三项机制”,利用“三个平台”,做好“三项工作”,推动实现2020年农民工工资基本无拖欠目标。二、任务措施(一)健全三项机制,助力农民工维权体系建设。一是构建“一站式”快速处置机制。开通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实行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受理代理等制度,对涉及农民工欠薪申请法律援助的,免于经济困难审查,实行优先受理、优先指派,优先办理的“三优先”服务,实现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案件“一站式服务”,切实提升法律服务效率。二是构建“1+N”快速联动机制。加强与人社、市场监督、公安、法院、工会等部门的沟通与衔接,完善协作机制,致力打造“法律援助中心牵头、各部门联动、各行业协作、全社会参与”的“1+N”大援助工作格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信息共享。三是构建“网络化”快速纠纷调处机制。加强工作调研,摸清底数,全面梳理本地区农民工群体的信息,认真分析农民工所面临的问题和法律需求,研究对策和措施。充分发挥法律援助中心、镇街工作站、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及村居联络员的职能,以建筑工地、矿产企业等欠薪易发行业为重点开展劳资纠纷大排查,坚持“调解优先,能调则调”原则,对劳动争议案件优先通过非诉讼方式进行处置,切实降低农民工维权成本、节约司法资源、缩短纠纷处理时间(二)利用三个平台,助力农民工畅通维权渠道。一是打造“零距离”实体平台,依托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法律援助窗口,在镇街和部门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在村居、厂企等建立基层法律援助联络点,构建以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龙头、镇街(县直部门)工作站为骨干、村居(厂企)联络点为触角的三级法律援助网络体系,全面实现“受理、审批、指派、调查、处理、回访”一条龙服务,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积极推进在人民法院、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或设置法律援助联络点,引导农民工通过法律援助依法维权。二是打造“零门槛”热线平台。充分利用“12348”电话服务专线,组织律师为农民工提供“零门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畅通农民工法律咨询、疏导情绪、依法维权的空中热线通道。针对春节前后欠薪讨薪易发高发的特点,加强大数据分析和预警防范,根据需要适当增加接听席位和服务力量,对符合条件的农民工案件及时转交法律援助中心直接受理、免费承办、依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三是打造“零等待”网络平台。大力推进“互联网+法律援助”建设,设立网上公共法律服务大厅,构筑以司法行政网、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三位一体的法律援助便民网,为群众提供集法治宣传、法律咨询、互动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零等待”网上便民维权渠道,全面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切实将农民工援助服务推进到键盘、鼠标上的“最后一厘米”。(三)开展三项活动,助力农民工维权提质增效。一是开展“法律体检”活动,消除欠薪苗头。积极组织法律顾问开展专项“法律体检”活动,帮助顾问企业建立完善合同签订和工资发放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企业存在的可能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引导企业依法经营,增强企业法治观念。二是开展“精准普法”活动,营造法治氛围。将农民工作为普法的重点对象,以法律进企业、法律进工地、法律进乡村等活动为载体,组织普法志愿者以法律咨询、法律宣讲等形式,为农民工答疑解惑,提供代写法律文书、维权咨询、代理指导等服务。同时,借助媒体、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广泛宣传合法维权相关法规,引导农民工理性维权。在企业拖欠工资问题频发,高发地区和行业、专业领域,定期组织送法下乡、送法进工地,从源头上预防欠薪案件的发生。三是开展“专项维权”活动,引导理性维权。要组建农民工法律援助律师库,挑选承办劳动纠纷的优秀律师,集中受理承办针对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确认、请求支付劳动报酬、工伤(亡)补偿、保险待遇等多发易发涉及农民工维权的案件,并将承办结果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导农民工理性维权。三、组织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司法局和市人社局将“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法律援助品牌建设工作纳入年度工作重点,将不断加大对该项工作的督导和宣传工作力度。各县(市、区)司法局和人社局也要以“防范、主动、全覆盖”为重点,研究制定适应本县(市、区)农民工工作特点的品牌建设实施方案,细化工作任务和措施,建立农民工权益保护常态机制。要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推动农民工法律援助服务列入政府公共法律服务项目购买清单,引导和培育社会服务组织及法律援助志愿者参与农民工法律援助服务。(二)强化典型引领。为加强对农民工法律援助品牌建设工作的示范引领,各县(市、区)也要积极培育本地区农民工品牌建设示范点1至2个,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创新工作模式。市司法局和市人社局将对品牌建设示范点的先进经验及时总结并在全市推广,确保品牌建设工作取得实效。(三)注重品牌塑造。市司法局将依托司法行政法网、两微一端、市级主流媒体等平台,通过公益广告、新闻发布会、专栏专题等多层次宣传形式,形成强大宣传声势。各县(市、区)司法局、人社局要依托本系统宣传平台,综合运用广告、动漫、微视频、手机报等宣传形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工法治宣传活动。在岁末年初农民工欠薪高发时期,全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要配合各级人社局共同组织宣传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惠民政策和法律法规,开展法律援助服务农民工治欠保支专项活动,让法律援助深入乡村、社区、工地和企业,走进农民工心中,打响“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品牌,不断提升法律援助社会影响力。
山东滨州惠民县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惠民县辛店镇三堡联村等2联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拆旧实施方案的批复
2024-11-11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惠民县2021、2022年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计划调整事项的批复
2024-06-21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延长惠民县姜楼镇季庄社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实施期限的批复
2024-04-18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延长惠民县李庄镇李庄社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实施期限的批复
2023-12-01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延长惠民县姜楼镇武家村等2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期限的批复
2023-12-01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惠民县淄角镇龙兴社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拆旧安置实施方案的批复
2023-07-18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山东惠民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的批复
2023-03-23
滨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惠民经济开发区区域节能报告的批复
2021-12-31
山东滨州惠民县产业园区
山东滨州惠民县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山东滨州惠民县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