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邹城市产业园区
-
邹城利民服务外包园区
山东-济宁-邹城市
-
济宁华电国际唐村循环经济产业园
山东-济宁-邹城市
-
济宁山东邹城市铝产业园
山东-济宁-邹城市
-
济宁邹城工业园区五金产业园
山东-济宁-邹城市
-
济宁邹城华电国际唐村循环经济产业园
山东-济宁-邹城市
-
济宁邹城科创大学科技园
山东-济宁-邹城市
山东济宁邹城市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山东济宁邹城市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邹城市创建标准化创新发展先行市实施方案的通知
政策
发布部门: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09日
有效性:有效
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推进标准化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22〕6号)以及《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宁市标准化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济政字〔2023〕61号)精神,按照《关于同意邹城市开展标准化创新发展先行市创建工作的复函》(鲁标改办字〔2023〕1号)文件要求,更好地发挥标准化在统筹推进邹城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服务民生事业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推进新时期邹城市标准化创新发展,创建“标准邹城”区域标准品牌,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市委确定的“济宁争第一、全省进10强、全国进30强”的工作目标,实施“1+4+N”区域标准化品牌创新工程:“1”是“一个高地”,即打造食用菌标准化创新应用示范高地;“4”是“四大标准创新工程”,即实施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标准创新工程、绿色低碳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标准创新工程、服务民生和社会治理标准创新工程、“儒风邹城”优秀传统文化标准创新工程;“N”是“全域推进”,即构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增强,满足经济繁荣、功能完善、社会文明、生态宜居、人民幸福需求的全域标准体系,形成创新驱动、运转高效、渠道畅通的标准化工作体系,奋力跻身全省县域标准化发展第一方阵,打造以全域标准化创新为特色的“标准邹城”区域标准品牌。(二)基本原则1.政府主导,协同发力。加强政府对标准化创新发展先行市创建的统筹管理和宏观指导,强化邹城市标准化委员会职能,发挥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的牵头、协调和监督作用,加强市政府各部门在本领域内标准制定、实施、检查及推广作用,形成“政府主导、协同发力、社会共建”的标准化工作格局。2.创新驱动,示范引领。大力实施标准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标准培育“梯次行动”计划,在各领域选拔培育一批“叫得响、立得住、推得开”的标杆示范项目。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全域标准化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批代表性标准化精品工程,聚焦“卡脖子”关键性技术标准,抢占标准制定话语权。3.对标一流,创建品牌。对标省内外县域标准化先进地区,聚焦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提升标准化综合能力,总结形成一批标准化制度创新性成果,打造全省领先的“标准邹城”区域标准品牌。(三)工作目标到2025年,邹城市标准化创新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一批制度性创新成果成功打造,标准化综合能力水平大幅提升,标准化向农业、工业、服务业、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全域拓展的工作局面基本形成,支撑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标准邹城”区域标准品牌创建完成。1.标准化制度创新标志性成果集中凸显。坚持以创新为统领,以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邹城市标准化委员会领导作用,设立标准化工作经费并纳入年度预算,出台标准化奖励政策,构建形成“政府主导、协同发力、社会共建”的标准化创新发展组织架构。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制定实施《邹城市标准化创新发展实施办法》《邹城市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管理办法》《邹城市标准化从业者职业技能认定办法》《邹城标准管理办法》等系列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标准化创新制度体系,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探索开展县级地方标准制定与应用、标准创新贡献奖评定与应用、标准化人才职业技能认定、标准化试点培育与应用等制度性创新工作实践并取得实效。2.标准化综合能力水平大幅提升。在标准制定、试点示范创建、企业标准化能力、标准研究、标准转化等方面全面跃升全省县域第一方阵。到2025年,力争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0项,山东省地方标准3项,济宁市地方标准4项,高价值团体标准10项,培育国家级、省级企业标准“领跑者”2个;新增区域类、领域类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5个、济宁市级项目10个、邹城市级项目20个,新增通过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认定AA级20家、AAA级10家、AAAA级1家,标准创新型企业3家;在国家级、省级标准化专刊杂志发表“标准邹城”先进成果论文5篇以上。3.“标准邹城”区域标准品牌效应长效显现。承办国家级、省级、济宁市级标准化现场会、学术交流会、研讨会等活动3场次以上,举办“标准邹城”各类高端标准化专题培训活动10场次以上、培训人员3000人次以上,举办“国家标准化高端专家进邹城”专题活动3场次以上。通过开展“1对1”政策解读和技术帮扶活动,筑牢全域标准化基础,提升“标准邹城”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二、创建任务(一)实施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标准创新工程研制区域特色农产品绿色高效生产标准体系,创建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提升农产品供给的质量和效率。用标准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破解珍稀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难题,打造食用菌产业标准化创新应用示范平台。突破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关键技术标准,打通农业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构建矿区修复治理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标准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农林渔文旅”生态产业。推进预制菜全产业链融合化、全流程标准化、全环节精细化,引领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以“生态农业旅游+标准化”,推动农业产业与“邹东深呼吸”“食用菌智慧产业园”等旅游资源深度融合发展。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炼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标准,实现黑臭水体动态清零。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目标,构建河湖智慧管护全链条标准体系,创建全域美丽幸福河湖。统筹交通运输资源,培育创建城乡运输服务标准化试点,以标准助力城乡运输服务均等化。创新小微企业创业服务标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支撑城镇产业发展标准化道路。总结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典型案例,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清新宜人的城乡融合发展标准体系。(邹城省级农高区管委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部门职责分工负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合)(二)实施绿色低碳和新旧动能转换标准创新工程实施“智慧化工园区”科技示范工程,突破一批行业共性需求广、转型升级压力大、智能化改造需求迫切的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套面向化工园区的智能化、智慧化技术标准体系。持续发挥高性能铝合金材料优势,抢占高端工业型材产业国家标准话语权。创新性填补玻璃纤维产业检测方法、计量方法标准空白,筑牢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探索水性防腐涂料标准与专利融合,推动环保涂料绿色创新。研制智能化高端矿用装备标准和变频调速装置及永磁传动系统标准,助推煤炭行业实现高端化、数字化、低碳化产业转型。对标国际先进高端流体机械,实现工业控制阀领域国际先进技术的国产标准替代。培育创建化工产业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探索化工产业园清洁生产审核和智慧管理标准化建设,通过标准实施实现化工产业资源循环化梯级利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制定工程建造领域低碳节能、绿色环保施工标准,推动气模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专利转化为标准。创新内河航运传统模式,构建“通江达海”全流程多式联运标准体系,提供从集运端到疏运端全程物流标准化服务。开展电子商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推动新兴服务业引领新服务方式标准的研制。优化“老字号”产品结构,研制馥郁香工艺芝麻香型白酒专利融合标准,用标准引领酒业品牌价值升级。以标准化手段强化内外贸流通一体化发展,引导内贸企业和产品走出去,多渠道开拓国际市场。(邹城经济开发区、市发展改革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济宁市生态环境局邹城市分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部门职责分工负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合)(三)实施服务民生和社会治理标准创新工程建立国家医疗保障服务标准化试点运行长效机制,争创省级医疗保障服务标准化实训基地,打造“邹城医保”标准品牌,输出“邹城医保”标准模式。提升社区治理标准化工作层次和内涵,培育创建国家级社区治理服务标准化试点,将邹城社区治理经验转化为社区治理标准。探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路径、新模式,构建未成年人“六位一体”保护标准体系,培育创建未成年人保护标准化试点。推动流程再造制度创新,创建“五个一”医疗服务标准化试点,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创新打造政务服务标准化模式,研制“VR云勘验”行政审批服务标准,跑出政务服务“加速度”。研制市场监管投诉处置服务标准,持续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及时回应群众诉求。聚焦“一员四区五件事六化多平台”工作模式,创建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标准化试点,推进社保经办从专项业务经办向综合业务办理转变。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标准研制,打造“两节一晚”“农民运动会”等公共文化、公共体育服务标准品牌。(市教育体育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医保局等按部门职责分工负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合)纵深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政协委员工作室标准化建设,打造新时代人大、政协履职新阵地。探索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标准化,激发公务员干事创业活力。创新工作思路,研制事业单位监管考核标准和部门职能运行监管评估标准体系,推动部门转变政府职能、主动高效履职,提高服务质效。研制全市重点工作“三色”督办标准,强化全市各级执行力和落实力。推进学习型、服务型、高效型机关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创建机关党建品牌矩阵。持续深化共青团改革攻坚,总结提炼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标准成果。(市人大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团市委、市重大决策推进服务中心等按部门职责分工负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合)健全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体系,创新行政执法监督方式方法,创建行政执法服务标准化试点,开拓具有邹城特色的“党建+执法监督”标准化新路径。创新数据赋能教学实践,构建数据支撑下的新型课堂教学生态标准体系。开展公安派出所标准化建设,夯实“主防根基”,促进新型警务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充分发挥大数据在优政、兴业、惠民中的基础支撑和创新驱动作用,围绕邹城特色应用场景,积极申报数字山东工程标准。开展公共机构节能监管系统试点建设,利用标准推动物联网技术与节约能源资源有机融合。(市委政法委、市教育体育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综合执法局、市大数据中心、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等按部门职责分工负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合)(四)实施“儒风邹城”优秀传统文化标准创新工程弘扬孟子儒家思想中“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等标准化元素,传播“儒风邹城”外宣品牌。利用标准化技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教学、科研以及创新发展开辟新的途径。以“纪念孟母孟子大典”和“母亲文化节”为依托,开发融合新时代价值观念的儒风礼制标准,引领民俗改革,打造社会新风尚品牌。以法治文化阵地标准化建设为中心,打造“两孟”法德文化教育基地,实施“两带五区”法治文化标准体系建设,实现法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秉承儒家文化中养生的饮食思想,总结凝练孟府菜传统烹饪技艺标准。研制“孟子修学游”研学旅游产品标准,搭建专业化、区域性的研学标准化资源共享平台。提炼建筑遗产中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历史环境等要素标准,开发乡村旅游标准化创新服务产品。发布道地药材“柳下邑猪牙皂”地方标准,助力中医药道地药材传承与保护。研制古代医家“王叔和”中医诊疗和康养标准,促进中医的传承创新发展。(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部门职责分工负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合)三、实施步骤(一)调研论证,正式启动阶段(2023年12月底前)对标省内外标准化先进地区广泛开展调研论证,深入各机关单位、镇(街道)和代表性企业座谈研究,明确创建方向、目标,确定任务指标,制定发布《邹城市创建标准化创新发展先行市实施方案》及年度行动计划,组织召开创建标准化创新发展先行市动员大会,正式启动创建。(二)任务分解,全面实施阶段(2025年7月底前)各有关单位依据本实施方案,按照年度行动计划安排,分工落实并组织实施。要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员,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市政府统筹负责督查考核,将标准化先行市创建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年度考绩范围。(三)品牌打造,迎接验收阶段(2025年年底前)对照《邹城市创建标准化创新发展先行市实施方案》进行自查自评,确保各项任务指标全部完成,一批全省领先的创新性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总结推广,全市标准化综合能力显著提升,标准创新对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用显著增强,跻身全省县域标准化发展第一方阵。经自查评估合格后,按有关程序,提请省市场监管局验收。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邹城市标准化创新发展先行市创建工作专班(见附件1),定期召开先行市创建工作推进会议,研究制定标准化创新发展的具体措施,对重要项目、重要事项统筹协调,推动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工作专班各成员单位要加强横向协同、纵向联动,凝聚工作合力。相关部门要对照主要任务指标一览表(见附件2),按照任务分解一览表(见附件3)的职责分工,将标准化工作纳入本部门重点工作同步推进,研究具体措施,推进工作实施。(二)强化政策扶持将标准化创新发展经费260万元分三年列支,各相关部门、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要加大标准化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用于标准研制、标准体系构建、标准化试点创建等事项开展。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探索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标准化经费保障和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广大企业加大标准化投入,提升企业标准化水平。(三)加强宣传推广构建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标准邹城”区域标准品牌宣传推广平台,设立“标准邹城”专题展示长廊,充分运用专题片、公益性广告、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媒体形式,多点面结合彰显标准创新效益,宣传推广“标准邹城”先进性、创新性成果,营造“学标准、懂标准、用标准”的社会舆论氛围。充分利用世界标准日、省市工作会议、标准宣贯等主题活动,加大标准化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宣传推广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培育打造“标准邹城”城市标准化文化品牌。附件:1.邹城市标准化创新发展先行市创建工作专班成员名单2.邹城市标准化创新发展先行市主要任务指标一览表3.邹城市标准化创新发展先行市任务分解一览表附件1邹城市标准化创新发展先行市创建工作专班成员名单主任:王建文市委副书记、市长副主任:林毅副市长成员:张广兵市政协副主席、市商务局局长邢凡文邹城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王修东邹城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弘邹城省级农高区管委会主任冯强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孙建中市人大办公室主任孙宝华市政协秘书长崔俊峰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韩召良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老干部局局长秦丽娟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编办主任刘飞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邵贞华市委市直机关工委书记秦华市重大决策推进服务中心主任朱长峰市政府办公室党组成员、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主任张宾市政府办公室党组成员、市大数据中心主任王勇市发展改革局局长梁富华市教育体育局局长乔凡英市科技局局长徐振龙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李正市公安局政委王兴市民政局局长周亚光市司法局局长李新科市财政局副局长张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张华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曹勇市综合执法局局长王晓东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孙传峰市水务局局长郭建新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高胜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孟宪忠市卫生健康局局长秦仕儒市市场监管局局长王冲市医保局局长张清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步士锋济宁市生态环境局邹城市分局局长顾晓飞峄山镇镇长胡雁南看庄镇镇长仲刘冰香城镇镇长杭磊张庄镇镇长李新庆城前镇镇长张沈田黄镇镇长孟涛大束镇镇长庄鹏中心店镇镇长王雷科北宿镇镇长徐理想唐村镇镇长郭帅太平镇镇长李凯郭里镇镇长李坦石墙镇镇长孔浩钢山街道办事处主任段绍洲千泉街道办事处主任袁硕凫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徐轲团市委书记工作专班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市场监管局,秦仕儒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工作专班负责统筹把握标准化创新发展先行市建设工作,建设工作完成后自行撤销。以上人员如有调整,由调整后的人员担任相应职务。单位工作职能如有调整,按调整后的单位“三定”规定执行。附件2邹城市标准化创新发展先行市主要任务指标一览表任务指标具体事项数量备注约束性指标(比2022年度新增)1.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0项立项并发布实施2.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山东省地方标准3项立项并发布实施3.主导或参与制修订济宁市地方标准4项立项并发布实施4.主导或参与制修订高价值团体标准10项立项并发布实施5.国家级、省级企业标准“领跑者”2个立项并发布6.区域类、领域类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3个立项并通过验收7.区域类、领域类山东省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2个立项并通过验收8.区域类、领域类济宁市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10个立项并通过验收9.区域类、领域类邹城市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20个立项并通过验收10.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认定AA级20家、AAA级10家、AAAA级1家立项并通过确认11.标准创新型企业3家立项并通过评定12.国家级、省级标准化专刊杂志发表“标准邹城”先进成果论文5篇正式刊物发布任务指标具体事项数量备注创新性指标1.承办国家级、省级、济宁市级标准化现场会、学术交流会、研讨会等活动3场次召开2.“标准邹城”高端标准化专题培训活动10场次召开3.“国家标准化高端专家进邹城”专题活动3场次召开4.编制实施《邹城市标准化创新发展实施办法》《邹城市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管理办法》《邹城市标准化从业者职业技能认定办法》《邹城标准管理办法》等系列规章制度——制定并发布实施5.开展邹城市地方标准制定与应用、标准创新贡献奖评定与应用、标准化人才职业技能认定、标准化试点培育与应用等制度性创新工作实践并取得实效——制定并发布实施附件3邹城市标准化创新发展先行市任务分解一览表创新工程序号工作任务责任部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标准创新工程1研制区域特色农产品绿色高效生产标准体系,创建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提升农产品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镇街配合2用标准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破解珍稀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难题,打造食用菌产业标准化创新应用示范平台邹城省级农高区管委会,各镇街配合3突破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关键技术标准,打通农业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市农业农村局,各镇街配合4构建矿区修复治理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标准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农林渔文旅”生态产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各镇街配合5推进预制菜全产业链融合化、全流程标准化、全环节精细化,引领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局、市市场监管局,各镇街配合6以“生态农业旅游+标准化”,推动农业产业与“邹东深呼吸”“食用菌智慧产业园”等旅游资源深度融合发展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农业农村局,各镇街配合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标准创新工程7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炼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标准,实现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市水务局,各镇街配合8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目标,构建河湖智慧管护全链条标准体系,创建全域美丽幸福河湖市水务局,各镇街配合9统筹交通运输资源,培育创建城乡运输服务标准化试点,以标准助力城乡运输服务均等化市交通运输局,各镇街配合10创新小微企业创业服务标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支撑城镇产业发展标准化道路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镇街配合11总结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典型案例,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清新宜人的城乡融合发展标准体系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镇街配合绿色低碳和新旧动能转换标准创新工程12实施“智慧化工园区”科技示范工程,突破一批行业共性需求广、转型升级压力大、智能化改造需求迫切的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套面向化工园区的智能化、智慧化技术标准体系市科技局,各镇街配合13持续发挥高性能铝合金材料优势,抢占高端工业型材产业国家标准话语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各镇街配合14创新性填补玻璃纤维产业检测方法、计量方法标准空白,筑牢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市市场监管局,各镇街配合15探索水性防腐涂料标准与专利融合,推动环保涂料绿色创新市市场监管局,各镇街配合绿色低碳和新旧动能转换标准创新工程16研制智能化高端矿用装备标准和变频调速装置及永磁传动系统标准,助推煤炭行业实现高端化、数字化、低碳化产业转型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局,各镇街配合17对标国际先进高端流体机械,实现工业控制阀领域国际先进技术的国产标准替代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镇街配合18培育创建化工产业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探索化工产业园清洁生产审核和智慧管理标准化建设,通过标准实施实现化工产业资源循环化梯级利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邹城经济开发区、市市场监管局、济宁市生态环境局邹城市分局,各镇街配合19制定工程建造领域低碳节能、绿色环保施工标准,推动气模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专利转化为标准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镇街配合20创新内河航运传统模式,构建“通江达海”全流程多式联运标准体系,提供从集运端到疏运端全程物流标准化服务市交通运输局,各镇街配合21开展电子商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推动新兴服务业引领新服务方式标准的研制市商务局,各镇街配合22优化“老字号”产品结构,研制馥郁香工艺芝麻香型白酒专利融合标准,用标准引领酒业品牌价值升级市商务局,各镇街配合23以标准化手段强化内外贸流通一体化发展,引导内贸企业和产品走出去,多渠道开拓国际市场市商务局,各镇街配合服务民生和社会治理标准创新工程24建立国家医疗保障服务标准化试点运行长效机制,争创省级医疗保障服务标准化实训基地,打造“邹城医保”标准品牌,输出“邹城医保”标准模式市医保局,各镇街配合25提升社区治理标准化工作层次和内涵,培育创建国家级社区治理服务标准化试点,将邹城社区治理经验转化为社区治理标准市民政局,各镇街配合26探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路径、新模式,构建未成年人“六位一体”保护标准体系,培育创建未成年人保护标准化试点市民政局,各镇街配合27推动流程再造制度创新,创建“五个一”医疗服务标准化试点,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市卫生健康局,各镇街配合28创新打造政务服务标准化模式,研制“VR云勘验”行政审批服务标准,跑出政务服务“加速度”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各镇街配合29研制市场监管投诉处置服务标准,持续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市市场监管局,各镇街配合30聚焦“一员四区五件事六化多平台”工作模式,创建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标准化试点,推进社保经办从专项业务经办向综合业务办理转变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镇街配合31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标准研制,打造“两节一晚”“农民运动会”等公共文化、公共体育服务标准品牌市教育体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各镇街配合服务民生和社会治理标准创新工程32纵深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政协委员工作室标准化建设,打造新时代人大、政协履职新阵地市人大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各镇街配合33探索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标准化,激发公务员干事创业活力市委组织部,各镇街配合34创新工作思路,研制事业单位监管考核标准和部门职能运行监管评估标准体系,推动部门转变政府职能、主动高效履职,提高服务质效市委编办,各镇街配合35研制全市重点工作“三色”督办标准,强化全市各级执行力和落实力市重大决策推进服务中心,各镇街配合36推进学习型、服务型、高效型机关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创建机关党建品牌矩阵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各镇街配合37持续深化共青团改革攻坚,总结提炼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标准成果团市委,各镇街配合38健全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体系,创新行政执法监督方式方法,创建行政执法服务标准化试点,开拓具有邹城特色的“党建+执法监督”标准化新路径市司法局、市综合执法局,各镇街配合39创新数据赋能教学实践,构建数据支撑下的新型课堂教学生态标准体系市教育体育局,各镇街配合服务民生和社会治理标准创新工程40开展公安派出所标准化建设,夯实“主防根基”,促进新型警务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各镇街配合41充分发挥大数据在优政、兴业、惠民中的基础支撑和创新驱动作用,围绕邹城特色应用场景,积极申报数字山东工程标准市大数据中心,各镇街配合42开展公共机构节能监管系统试点建设,利用标准推动物联网技术与节约能源资源有机融合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各镇街配合“儒风邹城”优秀传统文化标准创新工程43弘扬孟子儒家思想中“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等标准化元素,传播“儒风邹城”外宣品牌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各镇街配合44利用标准化技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教学、科研以及创新发展开辟新的途径市文化和旅游局,各镇街配合45以“纪念孟母孟子大典”和“母亲文化节”为依托,开发融合新时代价值观念的儒风礼制标准,引领民俗改革,打造社会新风尚品牌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民政局,各镇街配合46以法治文化阵地标准化建设为中心,打造“两孟”法德文化教育基地,实施“两带五区”法治文化标准体系建设,实现法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市司法局,各镇街配合47秉承儒家文化中养生的饮食思想,总结凝练孟府菜传统烹饪技艺标准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各镇街配合“儒风邹城”优秀传统文化标准创新工程48研制“孟子修学游”研学旅游产品标准,搭建专业化、区域性的研学标准化资源共享平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各镇街配合49提炼建筑遗产中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历史环境等要素标准,开发乡村旅游标准化创新服务产品市文化和旅游局,各镇街配合50发布道地药材“柳下邑猪牙皂”地方标准,助力中医药道地药材传承与保护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卫生健康局、市市场监管局,各镇街配合51研制古代医家“王叔和”中医诊疗和康养标准,促进中医的传承创新发展市卫生健康局,各镇街配合
山东济宁邹城市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促进全市旅游住宿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2024-12-15
邹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邹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暨第三轮“四减四增”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4-10-14
邹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邹城市北宿镇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07-04
邹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邹城市大束镇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07-04
邹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邹城市城前镇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06-25
邹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邹城市香城镇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06-25
邹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邹城市石墙镇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05-16
邹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邹城市太平镇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05-16
邹城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国土、规划领域行政审批事项实施机关的通知
2024-04-08
邹城市人民政府关于更新邹城市中心城区土地级别和基准地价、国有土地租金标准的通知
2024-03-31

工业企业选址
-
工业用地信息
-
现成厂房租金
-
仓库冻库租购
-
招商引资政策

商务咨询服务
-
注册公司选址
-
产业政策匹配
-
法律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