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泗水县产业园区

山东济宁泗水县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山东济宁泗水县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泗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年泗水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

政策
发布部门:泗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9日 有效性:有效
为161.3万头猪当量。2020年我县畜禽存栏折算猪当量100.9万头,还有60.4万头猪当量的承载力。2020年泗水县畜禽存栏折算猪当量表畜种存栏(头、只)折合猪当量生猪309670309670奶牛8815873家禽9099830363993肉牛41701139003肉羊382630153052兔93810037524合计1009115猪当量折算方法:100头生猪存栏量相当于15头奶牛、30头肉牛、250只羊,2500只家禽。三、实施内容(一)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任务目标1.试点工作任务面积泗水县是粮食生产大县和特色经济作物优势县,粮食生产面积58.1万亩,瓜菜栽培面积24.5万亩,果品栽培23万亩,是全国畜牧大县和畜禽粪污资源量大县之一,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运行规范、工作基础好。到2021年年底粪肥还田利用面积10万亩,达到整县推进,县域内畜禽粪污种植业能实现就地消纳。2.2021年实施范围粪肥还田主要在粮食生产基地、瓜菜生产基地、果品生产基地等农田使用。鉴于时间紧、季节性强、工作量大、任务新的实际情况,粪肥还田夏季玉米种植利用已没有时间,还田在7-11月开展。温室粪肥还田利用7月休耕季节进行,秋季大白菜、萝卜等蔬菜地施用还田在8月进行,大棚设施蔬菜马铃薯、茄子、辣椒等在9月进行,玉米收获后小麦播种前施肥在9-10月进行,苹果、葡萄、桃、梨等果园在落叶后秋施基肥,主要在10-11月进行。3.2022-2025任务。计划总投资12843.2万元,申请财政补奖4000万元,拟完成处理养殖粪污120万吨,还田应用40万亩。(二)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创建内容泗水县人民政府是泗水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的实施主体,负责整县制(覆盖所辖全部农业镇街)开展粪肥就地消纳、就近还田补奖试点工作。泗水县农业农村局负责指导承担主体的非规模化养殖场粪污的收集、堆沤、配送还田,指导农户合理使用,负责项目试点工作进展情况调度和资料报送。畜牧部门负责指导规模化养殖场粪污的无害化处理,督导规模化养殖场与服务主体对接,严查粪污滥倾乱倒。财政部门负责项目资金的及时支付和安全使用。农业农村局承担项目试验示范、宣传培训、施肥调查、土壤有机质提升监测、有机肥产品质量监测等工作。1.有机肥还田2021年在县域内9个承担主体收集处理30万吨以上鲜畜禽粪便,加以秸秆等辅料生产商品有机肥和堆沤有机肥。粪肥还田前必须按照《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GB/T36195)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腐熟堆沤,还田施用时的砷、汞、铅、镉、铬、粪大肠菌群数、蛔虫卵死亡率等限量指标符合《有机肥料》(NY525-2021)要求。(1)商品有机肥还田。商品有机肥示范还田应用面积0.8万亩,应用2400-6000吨,商品有机肥指标符合《有机肥料》(NY525-2021)要求,每亩300-800公斤,服务每亩补奖60元,包括发酵腐熟、有机肥配送、施用还田服务等,剩余成本部分服务对象支付给服务组织。错时在瓜菜设施生产基地、粮食生产基地、果品生产基地开展商品有机肥还田。(2)堆沤有机肥还田。堆沤有机肥还田面积9.2万亩,应用堆沤有机肥9.2万吨以上。依据不同作物使用量1000-2000公斤/亩,最低不低于500公斤/亩。服务补奖95元/亩。补奖包括堆沤腐熟、粪肥配送、施用还田链条服务。在瓜菜设施生产基地、粮食生产基地、果品生产基地开展粪肥还田服务。对还田服务采用尽量安装测亩仪进行面积核定,服务主体对服务对象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包含服务村庄、农户、面积、使用种类、使用数量、施用方式等信息的工作台账。对不能安装测亩仪的,使用数量和服务面积进行随机抽查和实地检验等方式进行全面核查,对弄虚作假服务组织停止服务,不予以补奖,拉入黑名单,三年内不得从事与农业有关的项目建设。2.项目建设基础工作项目建设基础工作主要有试验示范、宣传培训、施肥调查、土壤有机质提升监测、作物品质提升监测等工作。(1)试验示范工作内容。建立堆肥原料配伍、替代减肥梯度试验示范5处,对畜禽粪便堆肥原料配伍、替代减肥梯度试验示范,试验示范安排在华村镇、星村镇、杨柳镇、金庄镇、济河街道,在粮食、瓜菜、果品生产基地开展试验示范。建立展示核心示范区两处220亩,展示粪肥还田应用效果,分别在华村镇东崇义村泗水县顺意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粮食生产粪肥还田应用效果展示、杨柳镇东里仁泗水县善缘家庭农场设施瓜菜生产基地粪肥还田应用效果展示,总面积220亩。(2)检验监测工作内容。在项目区建设监测点20个,还田使用前后规范采集土壤样品40个。试验示范区不同处理进行有机质提升监测,试验前后规范采集土壤样品大约30个,送具备资质的机构检测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或硝态氮和铵态氮)、有效磷、速效钾、PH、阳离子交换量、容重等指标,控制分析化验质量,确保数据准确可靠。科学布置监测网点,做好项目实施前后调查监测,科学评估试点成效。品质提升情况跟踪监测,粪肥还田前按照农业部通知中的标准委托第三方进行质量检测,依据不同批次堆沤及商品有机肥进行取样20个,进行检测,每个主体检测样品2-3个。农产品品质检验,使用有机肥后农产品品质监测15个,在5个试验田进行取样。(3)开展有机肥施肥调查和施用效果监测评估。选择代表性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施肥情况调查,每试点县调查不少于50户;安排20个土壤有机质提升监测点,对比分析粪肥还田在化肥减量、地力培肥等方面的作用。(4)指导宣传培训聘请农业农村部“百名专家联百县”科学施肥专家成立技术指导组,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在关键农时邀请有关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和巡回指导,提高各类经营服务主体提高技术水平。聘请专家进行堆沤、发酵、施用、农业面源污染等技术培训、现场指导、观摩,共培训5次以上,培训400人次以上,其他采取发放技术明白纸、微信、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全县范围内宣传指导,发放技术资料、张挂绿色种养循环条幅、组织开展田间观摩等。在核心区设立展示牌2座,在试验示范区安装标识牌。(三)泗水县粪肥还田利用技术路径1.商品有机肥利用模式。对于养殖密集区或大规模养殖场,依托专业化粪污处理企业,集中收集加入高热EM菌群及辅料,通过氧化塘贮存发酵,对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制成粉剂或颗粒,包装成商品有机肥进行还田使用。以粪便为原料生产商品有机肥,质量应符合《有机肥料》(NY525­—2021)要求。可作基肥,采用穴施、沟施、环状施肥等方式集中施用,用量一般300-800公斤/亩,注意与化肥配合施用。施用时与植株根系保持一定距离,在两行作为中间沟施或株间穴施。作种肥时采用条施、点施和穴施等方式,可与化肥混施,随机械播种施入土壤,避免与碱性肥料或杀菌剂同时使用。2.固体畜禽粪便及加工废弃物堆肥利用模式固体粪便则以堆肥处理为主,堆肥场地条件、生产规模需求等采用条垛、槽式等方式堆。控制含水量45%-65%、碳氮比20:1-40:1、PH为5.5-9.0,按堆肥物料质量的0.1%-0.2%接种有机物料腐熟剂。按照《畜禽粪便堆肥技术规范》(NY/T3442—2019)要求,堆肥中期高温50-60℃,条垛式不少用15天,槽式不少于7天。腐熟后堆体呈黑褐色,一般呈弱碱性,不在产生臭味,不吸引蚊蝇。堆肥过程中应进行不少于1次的抽检检查堆肥腐熟度,施用前参照相关肥料抽查技术规程进行1次抽检,检测堆肥是否腐熟完全,还田施用时的砷、汞、铅、镉、铬、粪大肠菌群数、蛔虫卵死亡率等限量)要求处理达到堆肥指标符合《有机肥料》(NY525-2021)要求。实现充分腐熟,堆肥使用量1000-2000公斤/亩,最低不低于500公斤/亩。采用撒施、条施、沟施、穴施等方式。宜在秋季或播种前作基肥施用,避开雨季,施入后24小时翻耕入土。(四)遴选服务主体情况、任务安排、工作开展方式泗水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事业发展服务中心主要做好项目组织实施与监督管理,组织开展粪肥收集、堆沤配送服务主体遴选,按照省级细化方案要求,首先选择依法注册的服务主体,进行座谈,了解企业生产情况,分析项目实施具体情况,细化落实10万亩还田任务,分解落实任务,拟选取9家有粪污收集、处理、还田能力的企业、合作社作为2021年泗水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实施单位,承担粪肥收集、处理、还田工作,根据就近消纳原则安排还田服务范围。服务主体签订承诺书,确保完成任务,服务主体和工作开展方式如下。1.服务主体情况制定遴选办法,自愿报名的办法确定服务组织,依据服务主体注册情况、粪肥收集-堆沤数量、配施服务能力、辐射服务能力、资金实力、协调工作开展能力等方面筛选服务主体。通过考察评比,拟选9家企业、合作社开展试点工作,经过座谈,确定服务主体服务数量、与规模相匹配、布局合理,每个服务主体签订保证书,确保完成任务。(1)山东后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1年7月,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华村镇工业园区,占地42000平方米,总投资33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200万元,附属设施投资600万元,设备投资1000万元,流动资金500万元。环评批复于2015年7月,2017年8月立项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公司主要经营生物有机肥料、有机肥。公司2015年12月份被济宁市农业委员会等十部门联合授予济宁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现有注册商标“后盾”“富乐禾”。2017年下半年,公司扩大规模改造扩建,年处理畜禽粪污能力达到10万吨,生物有机肥生产能力达到3万吨,是泗水县内唯一一家政府支持的有机肥生产厂家。项目主要生产工艺分为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的生物处理、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的二次发酵、有机物料粉碎、制粒、烘干等,各种工艺采用封闭式生产,无粉尘,包装成袋,实现自动化。(2)泗水奥辉有机肥料有限公司公司坐落于杨柳镇老泉村,占地10亩,注册资金200万元,2018年建厂,收集以济宁鸿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泗水鸿百惠牧业有限公司和杨柳附近的中小型养殖厂产生的畜禽粪便。公司自成立以来,积极投身到肥料的研发、生产之中去,现已具备有机肥的生产、销售能力。年收集县内畜禽粪污5万余吨,年生产有机肥1万余吨。(3)泗水润农有机肥有限公司泗水县润农有机肥有限公司有机肥厂占地11亩,建设仓库800平方米,硬化路面5000平方米,晾粪棚1000平方米,购置100立方米智能型高温好氧设备2套,达到日处理鸡粪80吨,年生产有机肥2000吨。公司采用全自动高温好氧发酵工艺处理鲜鸡粪。将鲜鸡粪直接放入发酵罐处理,初次使用添加益生菌,之后程序不需要添加菌种和辅料,省去预处理和反推环节,避免二次污染。整个发酵过程由电脑自动控制,产品质量可控,实现天天进料、天天出料连续生产。发酵期短,腐熟彻底产品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该有机肥厂收集处理周边17个养殖场鸡粪,日处理鲜鸡粪20多吨,日生产有机肥6吨。供应泗水当地设施瓜菜生产基地。(4)泗水县顺意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地处泗水县华村镇东崇义村,流转种植土地1300亩,主要进行小麦玉米粮食生产。合作社配置绞龙撒粪机、有机肥抛撒机等国内外先进粮食生产机械。合作社粮食生产施用鸡粪牛粪有机肥、应用生物有机肥、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管理水肥。收集堆沤养殖废弃物生产使用有机肥。购买12立方竖绞龙撒粪机,配套动力运输粪便。2020年合作社有机肥使用量2600亩次,加上周边大户及农户总使用面积达到4500多亩,使用量9000多吨。2021年收集智点、鸿润等养殖企业鸡粪9万吨,堆沤有机肥3万余吨。带动周边多个种粮大户采用有机肥提升农田有机质含量,提升耕地地力,增加产量提高收益。鸡粪采用生物菌堆沤技术,利用竖绞龙撒粪机抛撒,亩用量一般控制在2吨左右。(5)泗水县富平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9月,位于杨柳镇老泉村,占地20亩,建设有机肥厂一处,年产有机肥2万吨。合作社收集周边2个猪场和3个鸡场粪便,养猪场养殖生猪2000余头,养鸡场养殖蛋鸡40余万只。年收集处理粪便4万吨,收集购买秸秆1万吨,年产有机肥2万吨,所产有机肥全部用于周边蔬菜、粮食种植基地。(6)春山环保(济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3月,位于圣水峪镇椿树沟村。项目投资295万元,占地30余亩,年产有机肥5000余吨。收集金庄镇大泉村鸡场45万只肉鸡粪,泗水县红山奶牛养殖有限公司600余头牛及周边畜禽养殖场产生的粪便,年收集处理粪便15000多吨,生产有机肥,所产有机肥用于周边蔬菜、粮油果品种植基地。(7)济宁天合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公司位于泉林镇南石匣村,总占地150亩,总投资700万元,占地30亩。拥有实验室一处,发酵车间4000平方米,生产车间5000平方米,包装生产线2条。运输车5辆,铲车3辆,行走式翻抛机一台。公司现有管理人员、销售人员、技术人员及工人20余人。公司自成立以来,与周边30多家养殖场签订了粪污收集合同,日处理鸡粪80立方米,秸秆20吨,达到日处理100吨的规模,年产有机肥2万吨。年收集处理粪污1.5万吨,形成了固体粪便堆肥利用模式。生产的有机肥销往周边各地及本县各村,对农作物的增收增产效果明显。(8)泗水县维霞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12月,占地面积4868平方米,注册资金516.27万元,粪物处理场地9.5亩,库房2860平方米,修理车间65平方米,修理设备4台,运输车辆4台,有撒粪车辆4台,其中牵引式撒粪车2台、三轮撒粪车2台,其他配套农机具188台,常用维修工具齐全。(9)泗水县志诚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志诚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于2015年8月6日成立,注册资金258万元。办公地点在泗水县泗河街道徐家楼村,占地3000平方米,标准库房面积680平方米,维修车间及办公用房面积300平米,合作社集农机作业、农机维修、技能培训于一体。合作社农拥有各类农机具60余台,其中大型拖拉机12台,深松机10台,可为提供耕、种、收、秸秆还田一条龙服务,粪物处理场地13.5亩,有几种规格撒粪车辆4台,其他配套农机具36台。2.工作开展方式2021年泗水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安排10万亩有机肥还田,采取镇街村上报材料,包括服务作物、还田时间、还田有机肥类型、还田面积,服务主体收取农户应该支付肥料成本费用减掉补奖差额后依据服务面积应该支付给服务主体的肥料款(服务组织直接把补奖让利于农户),镇街农业、畜牧业务单位督导检查服务工作,发现服务面积、服务质量等问题及时上报县农业农村局。面积、使用量主要依据测亩仪测量服务面积和核定使用数量,各项目承担服务主体对服务内容建立服务台账,泗水县农业农村局、县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负责对台账核查,依据服务面积和质量支付补奖资金。(五)补奖资金使用方向。对确定的9家服务主体。采用堆肥模式的每亩补奖95元,共92000亩,共奖补874万元,其中堆肥配送施用还田补贴80元/亩,堆沤环节补奖15元/亩,据栽培作物不同堆肥每亩施肥1000-2000公斤。最低不低于500公斤/亩。商品有机肥,每亩补奖60元,补奖最后施用还田环节,共8000亩,补奖48万元,每亩施用300-800公斤。各服务主体签订承诺书保证在项目确定时间内完成,对提供虚假材料、不按规定内容开展工作的,不予补奖。对各服务主体进行考核,排名,补奖资金以实际完成任务量进行补奖。为完成泗水县2021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粪肥还田总面积10万亩,对个别服务主体完成有难度的,服务主体还田数量可调剂使用。10万亩粪肥还田总投资3214万元,中央资金925.2万元。1.商品有机肥奖补。商品有机肥每亩补奖60元,商品有机肥还田8000亩,施用2400-6400吨,补奖资金48万元。商品有机肥还田应用在粮食、设施瓜菜、果品、药材等生产基地开展。2.堆沤有机肥还田补奖。堆沤有机肥还田试点面积9.2万亩,依据不同作物使用量在1000—2000公斤/亩,最低不低于500公斤/亩,施用9.2万吨,服务补奖资金95元/亩,包括堆沤腐熟、粪肥配送、施用还田补奖,补奖资金874万元。堆沤有机肥还田在设施瓜菜、粮食、果品、药材等生产基地开展。泗水县2021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服务主体任务拟分配表序号单位名称地址联系人电话粪污处理能力(万吨)商品有机肥生产量(万吨)堆沤肥生产量(万吨)2021年服务面积(万亩)其中商品有机肥服务面积(亩)其中堆沤有机肥服务面积(亩)服务区域备注1山东后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华村镇黄阴集村刘方155507110777321.8500013000金庄镇、泗张镇2泗水奥辉有机肥料有限公司杨柳镇老泉村王辉1369547653652110000杨柳镇3泗水润农有机肥有限公司高峪镇北白石村李仲芹186607386960.60.20.11000高峪镇4泗水县顺意种植专业合作社华村镇东崇义村张理强15069712333531.818000泗河、星村镇、华村镇、苗馆镇等5泗水县富平种植专业合作社柘沟镇藤家洼村李德行13341209288421.214000柘沟镇黄土村等6济宁天合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泉林镇南石匣村韩永138537444336211.5300012000泉林、泗张、7泗水县维霞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中册镇中册四村马洪英138547693814218000中册镇、柘沟镇、济河办8春山环保(济宁)有限公司圣水峪镇椿树沟村杨位举18253722666310.88000圣水峪镇9泗水县志诚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泗河办徐家楼村宋西华13854734558310.88000泗河办、济河办、苗馆镇合计37.6514.2108000920003.试验示范资金。试验示范委托科研院所专家承担,安排试验示范5处,对畜禽粪便堆肥原料配伍、替代减肥梯度试验示范,试验示范区域安排在华村镇小黄沟村、星村镇徐家村、金庄镇大泉村、杨柳镇东里仁村、济河街道小山前村,在粮食、瓜菜生产基地开展试验,基地建设13.2万元。两个核心示范区展示田220亩,展示粪肥还田应用效果,分别安排在华村镇东崇义村泗水县顺意种植专业合作社,120亩粮食生产粪肥还田应用效果展示、杨柳镇东里仁村泗水县善缘家庭农场100亩设施瓜菜生产基地粪肥还田应用效果展示,示范费24.2万元。4.检验检测资金。对20个监测点进行施肥前后调查,共取土40个样品进行检测;5个试验每个试验选取3个监测点,前后共检测30个样品。共监测70个样品,使用资金11.34万元。粪肥还田前对堆沤肥、商品有机肥进行检测,检测取样20个,按照国家标准检测项进行检测,使用资金3万元。使用有机肥后农产品品质检测,检测样品15个,使用资金1.95万元。粪肥质量检测,在施用前对服务组织提供有基肥进行检测取样,取样20个,山东后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布点3个,泗水奥辉有机肥料有限公司布点2个,泗水润农有机肥有限公司布点2个,泗水县顺意种植专业合作社布点2个,泗水县富平种植专业合作社布点2个,春山环保(济宁)有限公司布点2个,济宁天合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布点3个,泗水县维霞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布点2个,泗水县志诚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2个,使用资金3万元。选择代表性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50户,开展有机肥施肥情况调查,费用1.5万元。5.检测评估及实施方案等材料费。编写评估报告、实施方案制作、审计等工作及材料费5.33万元。6.宣传培训。聘请省市农业专家进行堆沤、发酵、施用、农业面源污染等技术培训、现场指导、观摩,共培训5次以上,培训400人次以上,其他采取发放技术明白纸、微信、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全县范围内宣传指导,制作种养循环标识牌,共使用资金17.48万元。(六)进度安排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实施期限为2021年7月-2021年11月。具体按以下进度实施。2021年7月: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签订相关试点工作合同。项目批复后,落实项目实施方案及服务主体建设内容,承担单位进行有机肥堆沤,对各项任务按照标准和要求组织实施,服务主体统计堆沤肥及有机肥使用农户、合作社清单,聘请省市以上专家宣传培训,安排施用有机肥地块,施肥前样品采集及化验,安排试验地块,委托第三方对堆沤及有机肥按照不同标准进行检测,督导服务主体生产还田。2021年8月:委托科研院校专家安排试验,试验内容、目标由专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定,记录试验数据,委托第三方对不同批次堆沤及有机肥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测,观摩学习,依据茬口督导服务主体生产还田。2021年9-10月:聘请市级以上专家宣传培训,技术指导,施肥调查,查看试验,督导服务主体生产还田。安装核心区展示牌进行观摩。2021年11月:技术指导,查看有机肥施用情况,督导服务主体生产还田。施肥调查,安排施用有机肥地块,施肥后样品采集及化验,组织相关人员培训,试验农产品品质检验,观摩督导有机肥收集、处理、还田使用、拨付补奖资金等。各项工作协调推进,按照时间节点适当安排进度,整理并完善档案资料,上报项目总结、整县推进模式,迎接国家、省、市组织的年度考核验收。为继续开展下一年度泗水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做好准备。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项目推进落实,泗水县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2021年泗水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定期调度工作进展,加强统筹协调和方案落实,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农业农村部门负责非规模化养殖场粪污的收集、堆沤、配送还田指导,指导农户合理使用,负责项目进展情况调度和资料报送。畜牧部门负责指导规模化养殖场粪污的无害化处理,督导规模化养殖场与服务主体对接,生态环境等部门严查粪污滥倾乱倒。县农业农村局成立技术指导小组,聘请市级以上科研院所专家指导科学施肥、粪污处理技术,县级农业、畜牧技术骨干为主要成员,开展宣传培训、示范监测和技术指导专题研究。推行农业技术专家负责制,实行定专家、定乡镇、定村庄、定点片,包技术、包质量的“四定、两包”责任制,指导各实施单位落实好粪肥还田施用关键技术。(二)加强政策扶持每年泗水县“1号文件”都会锁定三农,将全年农业生产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好职责和任务,为全年农业生产打下坚实基础。为促进产业振兴、奖励现代化农业产业链,2017年开始,泗水县委、泗水县人民政府制定出台了《泗水县富民产业考核奖励办法》,每年从县财政资金拿出1000万元,奖励农业产业,作为地方配套资金。对采用水肥一体化,减少化肥使用量的新型经营主体进行政策性支持,县里对土壤肥料工作特别重视。泗水县现有推广研究员6名,高级农艺师19名,名专职从事土壤肥料工作技术人员6名,县镇农业技术人员技术人员69名,泗水县农业农村局从事土壤技术人员6名,高级农艺师2名,中级职称3名,助理农艺师1名,技术力量雄厚,积极性高,工作基础好。为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各项计划任务,取得项目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适应市场经济下农村改革发展要求,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涉农企业等为实施还田对象,财政补贴方式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为手段,积极培育新型粪肥处理使用经营主体,发展优势农业产业。(三)加强机制创新通过推广适合我县实际的“粪肥生产有机肥+适量还田”和“粪肥生产有机肥+配方肥”技术模式,提高耕地地力,提高产量,提升品质,实现我县资源循环利用和农产品提质增效。根据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项目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推进机制创新,坚持政策引导,推进种养结合。通过项目补贴政策,扶持利用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生产标准有机肥,还田服务补奖,建立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长效机制。(四)强化支持保障。聘请农业农村部“百名专家联百县”科学施肥专家成立技术指导组,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在关键农时邀请有关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和巡回指导,提高各类经营服务主体的技术水平。(五)严格技术要求。要建立粪肥质量、流向全程可追溯管理台账,对服务主体原料收集、生产、供应、施用等过程开展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做到粪肥去向有据可查,监管不留死角。供应农户施用的粪肥,应保证农产品安全生产,对环境卫生无害。(六)强化绩效管理。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2022年3月底前组织试点县开展绩效评价,对试点成效好、机制创新力度大的试点县,原则上持续支持5年,对运行模式不畅、机制创新不足、财政补奖资金使用不规范的县将退出试点范围。(七)严格资金保障项目建设严格按照项目资金使用范围和资金管理办法使用资金,并加强资金使用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发挥最大效益。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项目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有机肥收集、堆沤、还田补奖,土肥基础工作落实,不得用于无关的其他支出,根据项目服务主体完成的具体任务量,进行财政补奖。财政部门负责项目资金的及时支付和安全使用,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督促资金使用部门和单位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严格资金管理,严禁挤占、套取、截留、挪用,严禁擅自改变资金用途,确保专款专用和使用安全。积极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及社会资本,加大社会融资力度,支持企业、合作社服务组织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支持项目建设。(八)加强监督管理依据服务主体服务能力,确定服务范围、面积和质量标准,签订服务合同。监督服务主体,建立到户到地块服务工作台账,依据台账进行核实服务内容,依据服务面积、服务类型、服务质量确定补奖金额。及时督导服务进度,调整服务任务,确保10万亩任务保质保量完成。科学布置土壤有机质提升监测网点,跟踪耕地质量等级和土壤肥力变化。在核心示范基地开展土壤质量、产地环境、产品质量、投入品使用等调查,有机肥质量、服务面积、服务质量等关键环节全覆盖、全过程监测。建立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档案,及时将有关的文件、方案、工作台账、试验示范记录、测产结果和工作总结等归档,促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有序开展。严把有机肥原料关、质量标准,确保有机肥产品质量。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县直有关部门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县农业农村局负责项目的方案制定、组织实施、技术服务、监督管理和项目补奖评价工作。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建立项目建设报告制度及考评机制,组织技术指导、督导检查、服务评优,除试验外,确保2021年11月20日前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并总结上报。领导小组开展检查指导工作,深入到各项目服务主体中搞好经常性调查研究,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整改,并将工作开展情况和项目进展情况全县通报。对项目建设管理出现重大问题的,追究负责人责任,并拒拨项目财政补贴资金。各项目责任单位和服务主体按照项目管理办法和要求,严格履行项目建设任务,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加强质量监管,落实项目各项工作。(九)强化舆论宣传结合高素质农民培训工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计划,加强服务区域农业经营主体培训力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微信等媒体,宣传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推动有机肥使用、化肥减量增效、产品提质增效、农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等方面的成效,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宣传、观摩,引导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农技人员、农民、农业企业、媒体等社会各方共同关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工作。增强农民环保意识、质量意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知名度,逐步提高全社会对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的意识和自觉性。五、效益分析(一)经济效益通过落实2021年泗水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应用商品有机肥、堆沤有机肥技术模式,商品生物有机肥亩用量300—800公斤,应用面积8000亩,堆沤有机肥亩使用1000—2000公斤,每亩最低不低于500公斤。应用面积9.2万亩,共计应用10万亩。亩减少化肥5%以上,可使化肥亩用量减少3公斤以上,亩节约化肥成本10元,为化肥负增长提供支撑。有机肥使用后,土壤有机质增加,提高作物抗逆能力,减少杀菌剂使用量,提高产量,改善品质,10万亩设施瓜菜、粮食平均亩增加效益240元左右,增加收益240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二)社会效益1.保证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在农产品生产上,发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农药用量,生产出更多品质优、无污染的绿色优质农产品,满足市场对农产品安全需求。2.促进农产品品质提升,提高竞争力近年来,为促增产、保供给,化肥投入数量加大,带来成本增加和诸多环境污染问题,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和效益。通过推行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创建我县特色突出、特性鲜明的农产品品牌,能够推动品质提高,生产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农产品质量安全行业标准的产品。通过发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形成品牌竞争优势,增加绿色农产品产品供给。3.合理利用有机肥资源,促进循环农业发展随着我县畜牧业生产快速发展,规模养殖成为主体,畜禽粪便量大且集中,通过合理开发利用,有效避免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质有机肥,实现资源有效循环利用,促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三)生态效益1.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畜禽养殖产生的面源污染,减少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实现养殖业与种植业有效对接,将养殖业产生的畜禽粪污及时有效的转化为优质有机肥,培肥土壤,同时可减少化肥用量,减少大气、土壤和水体污染,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种养循环良性发展。2.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升土壤质量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可提高土壤的酶活性,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项目区内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的养分供应能力、吸附性能,缓冲性能和抗逆性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胶体,形成土壤团粒结构,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提高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增加了植物抗性,解决因过量施用化肥带来的土壤养分不平衡、次生盐渍化等问题。
工业企业选址
  • 工业用地信息 工业用地信息 工业用地信息
  • 现成厂房租金 现成厂房租金 现成厂房租金
  • 仓库冻库租购 仓库冻库租购 仓库冻库租购
  • 招商引资政策 招商引资政策 招商引资政策
商务咨询服务
  • 注册公司选址 注册公司选址 注册公司选址
  • 产业政策匹配 产业政策匹配 产业政策匹配
  • 法律咨询服务 法律咨询服务 法律咨询服务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