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东政办字〔2021〕...

政策
发布部门: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08日 政策文号:东政办字 有效性:有效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为进一步增强我市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切实解决好种子问题,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字〔2020〕172号)等文件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一)加强优质农业种质资源收集。全面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加强地方特色种质资源调查收集、繁殖更新、鉴定评价、保存保护、创制利用和重要功能基因发掘。力争5年内,新收集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150份以上,引进国外(省外)优异种质资源30份以上;新收集保存水产养殖种质资源15份以上;新收集保存畜禽种质资源10份以上,其中,引进国外(省外)优异畜禽种质资源5份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管理中心,省黄三角农高区管委会)(二)建设优异种质资源保护平台。建设农作物、林果、畜禽、水产等4个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基本构建起种质资源技术保护体系,建设种质资源圃(场)10个、重要野生资源保护区5个(其中农作物野生资源保护区1个)、区域性种质资源繁育和鉴定基地1个。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种质资源与新品种(系)按有关要求入库共享。(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市财政局、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管理中心,省黄三角农高区管委会)(三)培育和创制一批突破性新品种。重点在小麦、玉米、水稻、棉花、大豆及果蔬等农作物领域培育新品种5-6个;培育优势畜禽新品种(系)3个以上,耐盐牧草新品种(系)5-6个,耐盐碱林木及花卉新品种3个以上,特色水产新品种(系)1-2个。(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二、加强种业公益性研发(一)开展种业创新基础性研究。依托中科院、中国农科院等高校院所,开展优质、抗逆等重要性状形成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加强作物性状调控基因快速挖掘与表型精准预测研究,建立智能组合优良等位基因自然变异、人工变异、数量性状位点育种设计方案,实现智能、高效、定向培育新品种。(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农科院、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管理中心,省黄三角农高区管委会)(二)开展种业创新应用性研究。对优良种质资源进行引进、收集、鉴定与创新利用,推进高质高值、绿色专用、适宜机械化和轻简化作业的重大品种引进、扩繁与创制,研发新品种高效繁种、制种技术,分级加工与质量控制等重大关键技术。(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农科院、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管理中心,省黄三角农高区管委会)(三)开展种业创新开发性研究。支持企业和机构建立优质化、标准化、规模化种业繁育技术体系,攻克种业工厂化繁育技术难题。支持开展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耐盐经济植物、花卉、果树、蔬菜、大闸蟹、海参、肉羊等品种选育和应用技术研究,提升种业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水平,全面提高种业科技创新能力。(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农科院、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管理中心,省黄三角农高区管委会)三、建立健全种业创新协同机制(一)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充分发挥我市现有创新平台作用,积极引进外部创新资源,加快省级、市级相关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推动重点实验室开放运行,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统筹构建分子育种技术、人工模拟环境育种加速器、种业大数据信息等共享服务平台、区域创新中心,建设10个市级及以上协同创新育种平台。(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农科院、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管理中心,省黄三角农高区管委会)(二)探索建立育种创新体系。突出企业主体地位,以市场为导向,构建产学研协同、育繁推一体的育种创新体系,建立健全“要素跟着市场走”的“公司+研发平台+研发团队”协同创新机制,瞄准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关键需求,实施重大品种联合攻关。(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农科院、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管理中心,省黄三角农高区管委会)四、做大做强现代种业(一)培育壮大种业企业。积极培育“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龙头企业,鼓励种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化育种模式,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建立一批商业化育种中心,扶持有较强竞争力的种业龙头企业成长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二)强化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扶持优势种业企业,改善种子基地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提升供种保障能力。积极探索完善制种保险政策。加快现有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到2025年,高标准良种繁育基地面积达到2万亩,建设完善畜禽核心育种场(站)、林木良种基地、水产联合育种基地总数达到5个。(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三)加强种业企业科技合作。推进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种业协同创新,延伸种业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商业化育种资源和技术等要素与种业企业进行股份制合作、联合开发和委托开发,充分利用科研单位人才、技术、资源和科研成果,实现优势互补,加快提升企业育种创新能力。(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管理中心,省黄三角农高区管委会)五、提升品种评价和认定水平(一)加强品种测试和评价推广。加强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基地规范化建设,尽快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管理,年试验测试品种能力达到50个。健全市县乡三级新品种展示评价推广体系,实行主推品种发布制度,加快品种更新换代。(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二)强化种子质量检测。健全市县两级种子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市级农作物种子、种畜禽、林草种苗、水产亲本品质质量检测站各1个。严格监管,健全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切实维护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六、强化保障措施(一)强化财政政策扶持措施。探索建立以财政资金资助、资金入股为引导,带动企业跟进和信贷、保险、基金等其他社会资本跟投等多元化投入模式。(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人行、东营银保监分局)(二)统筹优化种业产业布局。支持各县区及功能区规划建设种业创新产业园,推进种业科研成果权益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政策,鼓励育种单位、团队以新技术、新品种转让、拍卖、入股等方式,加快种业科技成果转化。(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管理中心,省黄三角农高区管委会)(三)加强种业人才建设。充分发挥种业领域领军人才的帮带引领作用,加大黄河三角洲人才工程种业人才培养力度。到2025年,培养引进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种业创新人才团队5个以上。(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9月8日(此件公开发布)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相关解读打印关闭

山东东营东营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山东东营东营区产业园区

山东东营东营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山东东营东营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