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营东营区产业园区

山东东营东营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山东东营东营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

政策
发布部门:信息补充中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25日 有效性:政策是否有效未知,请慎用
为辅的铁路车站布局。力争规划建设东营东站至德龙烟铁路连接线、德龙烟铁路至张东铁路东南联络线,实现从东营东站直达淄博、济南。(二)有序推进公路建设。构建以“两纵四横”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六纵九横一环多连”普通干线公路为补充的市域公路网。加快东青高速改扩建、滨东潍沿海高速等项目建设,实施G516、G220、G340、S227、S315、S316等国省道大中修及改扩建项目,改善市域对外交通联通能力。实施庐山路南延、兴河大道、德州路西延等工程,打通市域内最后一公里“断头路”“瓶颈路”,实现县乡道全部达到三级以上公路技术标准,重要县道达到二级以上公路技术标准。推进跨河通道建设,重点实施东津黄河大桥、京沪高铁辅助通道公铁两用黄河大桥、滨东潍沿海高速黄河大桥、河广大道胜坨黄河大桥建设,加快胜利黄河大桥维修改造等工程,提升黄河两岸通行能力。(三)显著提升水运能力。加快推进东营港建设,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形成以东营港区为核心,以广利港区为重要组成,以广饶港区、广北港区为辅助的港口体系,打造黄河流域重要出海口、省会经济圈主力港、长江以北重要的专业液体集装箱集散中心。到2025年,港口泊位达到87个,吞吐量突破1亿吨。东营港区规划建设10万吨深水泊位、25万吨级原油进口泊位、液体集装箱泊位、环抱港池内航道、LPG(液化石油气)及LNG(液化天然气)泊位、20万吨级航道及泊位等重大项目,不断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充分借助小清河复航工程,规划建设广利港区海河联运泊位、1万吨级航道、连接小清河航道、客货滚装及邮轮游轮码头,以及小清河复航广饶港区和广北港区泊位等项目,将广利港区建设成为海河联运中转枢纽港和邮轮港。推进东营港与国内外大型船公司合作,增开集装箱班轮航线。(四)加强机场建设。优化东营胜利机场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重要城市的航线航班。争取胜利机场口岸开放,逐步推动开通至日韩、中亚、西亚、俄罗斯、东南亚等国际航线,打造中转枢纽国际机场。争取在胜利机场建设航空油料供应中心,吸引相关航空运输企业在东营设立分公司,建设飞机过夜基地、维修维护基地。推进黄河口、垦东等A1级通用机场前期工作。(五)融合发展现代物流。高标准规划建设东营港、中心城区、鲁北铁路、广饶等综合物流园区,积极推动开通中欧、中亚班列,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现代流通格局,在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中展现更大作为。加强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等基础设施建设衔接,提高一体化转运衔接能力和货物快速换装便捷性。鼓励物流企业为制造企业量身定做供应链管理库存、“线边物流”、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等物流解决方案。加强数字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货、车(船、飞机)、场等物流要素数字化。鼓励支持云仓等共享物流模式和共同配送、集中配送、分时配送等先进物流组织方式发展。第二节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一)升级通信基础设施。与通信运营商开展战略合作,推动5G网络规模部署。加快光纤化专项改造,推进宽带普及,做好“最后一公里”接入,提升网络覆盖水平及上网速率。到2025年,实现千兆宽带对家庭和重点场所的基本覆盖、市县主要城区5G全覆盖,打造“双千兆城市”。加快5G行业融合应用带动,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开展综合应用示范,在绿色石化、高效农业、航空航天、文化旅游等领域形成一批“5G+”优秀解决方案,打造若干5G网络建设和应用先行区。推动网络、数字电视等全面升级。推进广电无线物联网试点建设,加强重点行业物联专网建设,推进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规模部署,实现窄带物联网、增强机器类通信、5G三网共存和大范围推广应用。做好无线电管理,提高无线电频谱资源的经济社会效益。(二)优化布局数据中心。推进数据中心规模化发展,提升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应用场景支撑能力。完善市政务大数据平台架构和功能,深化与省级平台互通,提升平台数据汇聚、存储、计算、服务等能力。深入推进“数聚赋能”专项行动,强化公共数据资源有效供给。以市政务云为核心,升级打造全市统一的城市云计算中心,深化各级各部门迁移上云。建设黄河流域暨三角洲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督管理大数据中心,共建多部门资源、生态和环境数据信息共享、动态更新的数据管理平台。推进建设东营软件园、黄河三角洲大数据港、光谷未来城等一批高性能计算科技产业园,为全市提供数据存储和挖掘、算力支持等服务。推动数据中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绿色发展。(三)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普通国省道沿线、公共停车场、居民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建成车桩相随、布局合理、智能高效、支撑有力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有效保障居民绿色安全出行。开展V2G(电动汽车入网)应用等多元化试点,探索以电动汽车为中心的能源、信息交互体系,推进“车桩路网云”协同发展。第三节提升城乡供水保障能力积极适应黄河流域水资源分配政策调整,实施全市供水保障工程,建立以黄河水、长江水、地下水为主,雨洪水、海水淡化水、中水等非常规水源为辅的多水源供水系统。积极推进引黄涵闸改建工程。加快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小型水库升级改造。推进全市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新建黄河南展灌区。加强南水北调工程水质保护、用水管理。完善市县水网,加强局域水系连通和水资源调配工程建设,打通水系脉络。实施城乡居民饮水质量提升工程,扩建水厂、提升改造水厂净水处理工艺。建设乡镇抗旱应急水源,提高应对突发性水安全事件的应急能力。第四节完善能源供应保障基础设施(一)优化油气管网与储备设施。优化“四横二纵十支线”油品管网和“二横二纵六环网”天然气管网布局,加快构建来源多元、外通内畅、互联互通、区域成网的油气管网体系。建立以沿海LNG接收站、大型地下储气库储气为主,内陆集约化、规模化LNG储罐储气为辅,小型LNG、CNG(压缩天然气)储配站为补充,管网互联互通为支撑的多层次储气体系,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到2025年,政府储气能力不低于全市日均3天需求量,城市燃气企业储气能力不低于5%年供应量。(二)提升发展电力设施。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清洁发展,不断优化调整电源结构。优先发展高效率、低排放的燃煤机组和热电(冷)联产机组,稳步发展新能源。强化电力系统调峰能力建设,破解新能源消纳瓶颈,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规划建设蒲河、金湖、后缪等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提高中心城及各县区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优化高压配电网布局,新建福昌、新城、南宋等16座110(35)千伏变电站。推进泉城至烟台特高压输电工程东营站建设。实施“西热东送”管网工程,推动中心城区胜利电厂余热应用,逐步替代现有燃煤供热锅炉。推动有条件的县区城区和中心镇驻地逐步实现现有热电厂供热管网覆盖。加强城乡10千伏中压配电网延伸覆盖,打通用户用电“最后一公里”。第七章激发经济增长内生动力聚焦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通各类要素循环堵点,促进消费与投资协调互动、供给与需求动态平衡,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筑牢经济平稳健康增长基础。第一节促进消费扩容提质(一)促进消费新业态发展。加速“互联网+”与传统消费领域融合,赋能消费升级。大力发展定制消费、体验消费等个性化、品质化消费,推动消费市场分层、领域细分、多点爆发。优先发展医养健康、文化旅游、体育健身等“幸福新业态”,鼓励发展智能家居、消费电子、网络直播等“智享新业态”,加快发展教育培训、知识付费、能力拓展等“素质新业态”,规范发展美妆医美、时装时尚、珠宝首饰等“美丽新业态”,支持发展家政物业、中介服务、装饰装修等“居家新业态”。优化城市核心商圈布局,建设改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呈现历史记忆的高品质步行街,繁荣发展夜经济、假日经济、首店经济、首发经济等新兴商业模式。建设社区便民商圈,支持连锁便利店发展,加强消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快递业健康发展。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有效培育和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二)着力优化消费环境。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在东营”创建,积极推进质量提升行动,实施网络消费、服务消费、品牌消费和民生领域消费放心工程,健全产品、服务质量治理体系和顾客满意度测评体系,加强消费商品、服务质量抽检和专项整治,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推进企业诚信经营,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建立健全消费者信息保护相关制度,严厉查处侵犯消费者个人隐私违法行为。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推行错峰休假和弹性作息制度。鼓励居民消费方式转变,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合理增加公共消费,提高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公共服务支出效率。(三)持续增加居民收入。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完善工资制度,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积极落实国家、省降低税费政策,适时适度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健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引导企业合理提高职工工资水平。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探索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第二节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一)深化财税管理改革。落实财政支出标准化,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推进财政政策性资金清理整合,推行“大专项+任务清单”机制。建立支持市场主体发展与财源建设相统一的财政工作运行机制,培植涵养税源,加强税收征管。深化财政资金股权投资改革,对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专项资金,探索实行“拨改投”方式。用好用活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发挥基金投资实效。(二)提升精准投资成效。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创新投资理念,优化投向、保持投速、提高投效,增强发展后劲。聚焦提升产业能级,在增强基础能力、保障链条安全等领域,投资建设一批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项目。聚焦夯实基础支撑,加快布局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基建,提升完善高铁、高速、机场、港口,强化保水供水、防灾减灾等水利工程建设,优化新能源、煤电、外电等多元化能源基础设施。聚焦生态环境治理,加大生态治理修复投入力度,完善环保技术、设备和产业体系。聚焦城乡融合,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聚焦增进民生福祉,补齐普惠教育、医养健康、公共卫生、养老服务、应急保障短板。健全“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资源保障机制,加强土地、能耗等要素全市统筹和精准对接,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开工。(三)创新市场化投融资机制。积极推进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争取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鼓励社会资本采取私募等方式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积极引进股权投资机构,发展天使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有序引进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及相关私募产品。积极探索“孵化+天使投资、风险投资”模式,鼓励孵化器运营机构开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支持银行金融机构与创业投资、产业投资基金等组成投贷联动战略联盟,实现投贷联动。第三节畅通经济循环体系(一)建立区域循环新格局。坚持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不断拓展国民经济双循环发展空间。全面推行链长制,在要素保障、市场需求、政策帮扶等领域精准发力,贯通上下游产业链条关键环节,解决“卡脖子”问题,更加高效地配置资源、加快循环运转,形成产业链稳定、发展、提升的长效机制。强化城乡、油地统一市场体系建设,提升完善市域内外互联互通开放通道,消除阻碍商品和要素畅通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二)推进双循环相互促进。鼓励优势产能行业强化与国际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的关联互动,推动产业价值链向合作研发、联合设计、市场营销、品牌培育等高端环节延伸,建立更加紧密的产业和市场循环关系。促进内外贸融通发展,引导企业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推动出口商品进入内销市场。支持外贸企业上线国内知名电商平台,组织开展外贸企业与央企国企、行业龙头企业对接推介,外贸出口商品进商场、电商直播进外贸企业等活动。高质量精准化专业化开展“双招双引”,盯紧国内外综合实力突出的旗舰型企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高科技领域独角兽企业,聚力引进一批好项目。推动境外招商一体化联动,举办世界500强走进黄河口等活动,提高利用外资质量。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三)保障经济平稳运行。加强重要经济指标动态监测和研判,建立健全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有效机制,筑牢经济安全防线。完善能源供应应急预案,加强重点领域、区域和季节煤电油气运综合保障。健全重要农产品综合监测网络,完善统一高效的粮食和战略物资储备、流通和供应安全保障体系。维护水利、能源、交通、通信、金融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安全态势感知和风险评估体系建设,整合形成统一的新型安全服务平台。完善经济运行新闻发布机制,加强信息公开和政策解读。第八章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刻把握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目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竞争公平有序、政府高效治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第一节深化资源要素配置改革(一)加快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强现代产权保护,健全要素市场体系,引导各类要素向先进生产力集聚。完善人才资源交流使用制度,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加强数据资源整合、流通、交易、增值和安全保护,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助力数字经济发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支持东营区、垦利区、利津县推进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提高居住证服务便民化水平,保障居住证持有人与户籍人口享受同等基本公共服务。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全面实施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二)完善土地集约利用机制。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建设用地二级市场交易制度。探索建立土地全生命周期监管机制,实施高标准的产业用地准入,提高产业用地利用效率。强化低效用地退出,开展低效产业用地综合治理和退出专项行动。加快破产企业整合重组,盘活闲置低效工业用地。推进标准地制度,将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单位能耗标准、单位排放标准、亩均税收等具体指标纳入土地出让条件。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三)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进一步完善政府解决企业难题直通车制度。落实企业用能优惠价格政策和电力市场化交易政策,扩大交易规模,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稳定房屋租赁市场,建立健全房屋租赁纠纷调处机制。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防止出现“一刀切”。严查各类涉企乱收费行为,建立完善投诉举报查处机制。第二节优化市场主体发展环境(一)激发国有经济活力。坚持

山东东营东营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工业企业选址
  • 工业用地信息 工业用地信息 工业用地信息
  • 现成厂房租金 现成厂房租金 现成厂房租金
  • 仓库冻库租购 仓库冻库租购 仓库冻库租购
  • 招商引资政策 招商引资政策 招商引资政策
商务咨询服务
  • 注册公司选址 注册公司选址 注册公司选址
  • 产业政策匹配 产业政策匹配 产业政策匹配
  • 法律咨询服务 法律咨询服务 法律咨询服务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