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营市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和健康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和名...
政策
发布部门: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年02月19日
政策文号:东政办字
有效性:有效
为扎实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提升群众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促进城乡建设与人的健康协调发展,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健康需求,全力打造卫生城市升级版,根据全国爱卫会、省爱卫会有关部署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保障和促进人的健康,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积极推进健康城市建设,不断营造健康环境,构建健康社会,优化健康服务,培育健康人群,发展健康文化,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助推健康东营建设。(二)工作目标。深入推进健康城市试点建设,健全完善保障和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体系,持续改善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积极推广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建设环境宜居、社会和谐、人群健康、服务便捷、富有活力的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实现城乡建设与人的健康协调发展。2019年,研究制定健康城市建设工作规划,各县区制定工作方案,启动健康城市建设。到2020年,建成省级健康城市建设示范市,各县区至少1个省级以上卫生镇、1个省级以上卫生村(社区)建成省级或国家级健康村镇建设示范村镇。(三)工作原则。——规划引领,逐步推进。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健康城市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坚持以人为本,把健康理念融入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落实到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各方面。——突出特色,项目带动。坚持创新发展,突出地方特色,围绕解决当地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谋划工作,协调落实相关政策和保障措施。实施项目带动,在全市打造一批各具特色、充满活力的亮点工作。——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完善多部门协作机制,建立健全督导、巡查、考评、奖惩工作机制,鼓励、组织和支持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家庭和个人参与健康城市建设活动,提高全社会对健康的重视和参与度,形成各部门齐抓共建、全社会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二、主要内容及分工(一)深入推进卫生创建活动,努力营造健康环境。继续推进卫生城市、卫生县城、卫生村镇、卫生单位创建工作,筑牢健康城市建设基础。科学规划城乡布局,完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强化城乡污水治理和垃圾处理,完善公厕服务体系。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开展水生态环境治理和土壤污染防治,实现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便捷、安全的交通体系,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构建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着力解决城乡环境脏乱差问题,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地,创造整洁有序、健康宜居的城乡环境。(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建管理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各县区政府、市属开发区管委会,胜利油田、石油大学及市爱卫会其他成员单位)(二)切实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构建健康社会。健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安全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全面推进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形成示范和带动效应,推动慢病预防控制工作深入开展,全面提升居民健康和生命质量。健全公共安全管理机制和应急体系,提高劳动者职业健康和安全水平。建立覆盖全过程的农产品和食品药品监管制度,强化分阶段无缝监管,保障饮食用药安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市和农村养老资源,促进基本养老服务均衡发展。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支持慈善事业发展,保障特殊群体有尊严地生活和平等地参与社会发展。(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建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医保局,各县区政府、市属开发区管委会,胜利油田、石油大学)(三)持续深化医疗服务改革,全面优化健康服务。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加强基层卫生人才特别是全科医师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疾病监测和干预能力,积极防治重大疾病。完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机制,提高卫生应急能力,及时处置传染病疫情。加强口岸卫生检疫能力建设,严防外来重大传染病输入。提升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探索中医药与养老、旅游、文化等产业协同发展新业态。(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医保局、东营海关,各县区政府、市属开发区管委会,胜利油田、石油大学)(四)大力普及健康生活方式,不断培育健康人群。强化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服务工作,实施综合干预措施,逐步完善全程服务模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实施好全面两孩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群众身体素质。保障中小学体育课时,加强青少年体育技能培训,发展中小学生心理和生理健康事业。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普及健康素养知识与技能,引导居民建立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增强群众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体育局,各县区政府、市属开发区管委会,胜利油田、石油大学)(五)不断强化健康宣传引导,努力发展健康文化。开展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健康知识宣传,倡导健康理念,提高全民健康意识,改变陈规陋习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践行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加强中医药科普宣传,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提升群众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大力倡导健康文化,发展健康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文化需求。健全市民公约、村规民约等社会规范,倡导公序良俗,大力推进公益广告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健康理念深入人心。(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各县区政府、市属开发区管委会,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石油大学)三、重点任务及分工(一)开展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制定工作规划和方案,明确标准,推进健康社区、学校、企业、机关和家庭等建设。(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住房城建管理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妇联,各县区政府、市属开发区管委会,胜利油田、石油大学)(二)建立健康管理工作模式。建立健全健康管理组织体系,以大数据支撑群体疾病预测和个体化服务。发挥中医预防保健优势,探索开展中医特色健康管理,推进全民预防保健服务。(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各县区政府、市属开发区管委会,胜利油田、石油大学及市爱卫会其他成员单位)(三)完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加强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城市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健全完善城市公厕服务体系,推广机械化清扫保洁,提升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建管理局、市水务局、市卫生健康委各县区政府、市属开发区管委会,胜利油田、石油大学)(四)加强饮用水安全管理。严格饮用水水源保护,开展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加强饮用水监测、检测和评估,确保饮水安全。(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建管理局、市水务局、市卫生计生委,各县区政府、市属开发区管委会,胜利油田)(五)改善环境质量。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减少污染物排放,整治工业废气,加强机动车环保管理,强化大气环境监测,定期公开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情况。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城市水环境质量和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国家要求。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防范人居环境风险。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推进森林城镇建设,强化湿地等自然资源保护,营造良好生态环境。(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建管理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各县区政府、市属开发区管委会,胜利油田)(六)完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强化治安防控、交通和消防管理,健全公共安全管理机制,完善应急体系,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能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防控职业危害风险。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管理,防范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发生。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减少伤害特别是对青少年的伤害发生。(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区政府、市属开发区管委会)四、工作要求(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将健康城市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成立东营市健康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全市健康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组织协调、督导等工作。各县区要建立相应组织协调机制。(二)制定工作方案。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健康城市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通过开展健康影响因素评价、居民健康状况调查等方式,对本地城乡建设和居民健康状况进行分析评估,明确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阶段性评价指标和可行的阶段性目标,并抓好有关工作落实。(三)广泛发动群众。大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引导群众加强对健康城市建设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并通过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爱国卫生监督员等动员更多的人关注该项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积极培育志愿者队伍,引导各方面力量参与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四)加大保障力度。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健康城市建设投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投入机制,整合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引导激励机制,培育有利于多元融资发展的环境,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健康城市建设,争取项目资金和社会捐赠,拓宽资金渠道,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五)加强指导评估。市及各县区爱卫机构应建立动态监测和反馈机制,按照健康城市建设指标评价体系,定期组织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工作方案,不断提高健康城市建设水平。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加强社会舆论监督,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东营市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暨健康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组长:赵志远(市委副书记、市长)副组长:张润国(市委常委、副市长)刘美华(副市长)乔恩言(副市长,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冯艺东(副市长)戚思宇(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常淮诚(东营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成员:赵永刚(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全民(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张连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盖九志(市委编办主任)张维岭(市档案馆馆长)隋强(市文明办副主任)孙红军(市教育局局长)杜振波(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燕纪光(市公安局调研员)郑少锋(市司法局局长)李宗洲(市财政局局长)石循刚(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伍其东(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崔建华(市住房城建管理局局长)宋迎章(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陈步科(市水务局局长)张庆升(市商务局局长)宋家敬(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燕振诚(市卫生健康委主任)王秀凤(市市场监管局局长)陈延星(市体育局局长)由立志(市机关事务局局长)袁永鹏(市油地校融合发展办主任)曹国华(东营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王峰(东营区委副书记、区长)田兵兵(河口区委副书记、区长)马保文(垦利区委副书记、区长)朱吉忠(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公共事业管理部主任)宋玉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营校区后勤保障处处长)毕岩辉(东营军分区保障处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健康委,燕振诚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下设东营市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指挥部。指挥:刘美华(副市长)副指挥:赵永刚(市政府副秘书长)伍其东(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崔建华(市住房城建管理局局长)宋迎章(市交通运输局局长)燕振诚(市卫生健康委主任)王秀凤(市市场监管局局长)袁永鹏(市油地校融合发展办主任)郑金勇(东营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组宣部部长、群工部部长)王峰(东营区委副书记、区长)田兵兵(河口区委副书记、区长)马保文(垦利区委副书记、区长)朱吉忠(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公共事业管理部主任)成员:张连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燕纪光(市公安局调研员)古金魁(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吕江浩(市住房城建管理局副调研员)燕渭泽(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司传珍(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宫一忠(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王增玲(市油地校融合发展办副主任)田兆芳(市爱卫会办公室主任)常胜(东营开发区社会事务局局长)巴沾红(东营区副区长)胡琳(河口区副区长)高加夫(垦利区委常委、副区长)燕鹏(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公共事业管理部副主任)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技术指导组、督查考核组、信息宣传组和后勤保障组。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结束后,东营市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暨健康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东营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暨健康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的东营市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指挥部自行撤销。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相关解读打印关闭
山东东营东营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暨第三轮“四减四增”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4-12-28
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知识产权领域市与县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
2024-12-27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职业学院片区DY-DC-ZYXY-06-31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
2024-12-27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2024-12-12
东营市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
2024-11-11
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高质量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2024-11-07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延长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四分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实施期限的批复
2024-10-21
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第十八批农业产业化市重点龙头企业名单的通知
2024-08-29
山东东营东营区产业园区
-
东营俊富工业园
山东-东营-东营区
-
东营胜利石油科技创新园
山东-东营-东营区
-
东营创客星孵化器
山东-东营-东营区
-
东营区城北食品加工园区
山东-东营-东营区
-
东营市大学科技园
山东-东营-东营区
-
东营市黄河口文化产业基地
山东-东营-东营区
山东东营东营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山东东营东营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