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电梯质量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

政策
发布部门: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29日 政策文号:东政办发 有效性:有效
为保障的工作机制。平台纳入各级政府应急救援体系,统一应急救援客服号码、统一应急救援车辆标识、统一电梯安全信息发布、统一数据接口标准,实现全市数据归集、统计分析及风险预警。推进电梯机房、井道、轿厢内移动通信信号全覆盖,电梯运营使用单位要做好市电接入,配合通信运营商开展设备安装等工作。支持电梯物联网安全监控服务技术发展,推进智慧电梯纳入智慧城市建设内容。(三)切实强化电梯质量安全监管。1.加强电梯质量安全综合监管。严格电梯行政许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采用日常检查、专项检查、专项整治及“双随机、一公开”等方式开展电梯质量安全、维护保养、检验检测、行政许可等监督检查工作,公开发布监督检查结果。依法组织做好电梯事故调查处理,严肃查处各类电梯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定期发布电梯安全状况信息,加强社会监督。组织开展电梯安全状况分析研判,防范系统性安全风险。2.全面落实电梯安全行业监管。将电梯安全管理纳入本行业安全生产重点内容。组织开展现场监督检查,督促相关方落实电梯安全工作责任,发现电梯安全问题及时督促整改,重大问题通报市场监管(质监)部门。3.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各级政府要将电梯质量安全工作情况纳入政府质量和安全责任考核体系,督促所属部门及派出机构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发挥各级安委会办公室作用,协调行业主管部门做好电梯安全行业管理工作。发挥市安委会特种设备专业委员会作用,指导各行业主管部门做好电梯安全工作。加强工作协调,推进解决“三无电梯”治理、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建设,以及电梯失管、失修和维修资金短缺等重大问题。4.健全电梯安全管理法制保障体系。主动适应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行业发展规律、市场开放形势新要求,吸收其他省、市电梯安全管理立法经验,加快推进我市电梯安全管理方面的立法进程。5.构建电梯质量安全追溯体系。2019年年底前,综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建成全市电梯安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电梯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追溯体系包含电梯制造、安装、使用、维保、许可、监督检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故障监测、责任保险等数据信息,采用数字认证、电子签章、射频识别等科技手段,实现电梯安全相关环节全过程记录,做到责任链条清晰、全程可追溯。6.强化电梯安全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制造、安装、使用、销售、维保、检验、检测电梯行为,及时消除重大安全隐患,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有效治理非法违法行为,精准管控安全风险,坚决防范和遏制电梯安全事故。加强电梯安全执法队伍建设,开展电梯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宣传培训,提高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建立健全执法过程记录制度,切实做到严格执法、科学执法、文明执法。加快监管执法信息化建设,实现电梯案情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规律可循。(四)深化完善服务管理模式。1.改进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模式。探索专业化、规模化电梯使用管理方式,鼓励依法探索“谁投资,谁受益;谁使用,谁付费”等商业模式。对车站、过街天桥、露天场所等使用环境复杂、客流量大的公共交通型电梯,推行“电梯设备+维保”一体化采购模式,由制造单位或其委托授权的单位安装调试和日常维保。鼓励电梯生产企业制定电梯维保技术要求和维保周期技术标准,适时试点推广“物联网+维保”模式,依法推进电梯由按时维保向按需维保转变。2.积极发展电梯行业相关保险。采取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专业机构经营模式,推动发展电梯责任保险。推动学校、幼儿园、医院、车站、客运码头、商场、体育场馆、展览馆、公园等公众聚集场所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办公场所电梯实施责任保险。鼓励和引导电梯生产企业、运营使用单位、维保单位对其他场所电梯投保责任保险。创新保险服务机制,发挥保险机构风险管理专业优势,加强电梯风险管理资源投入,探索“保险+服务”模式,推动商业责任保险与电梯事故预防、应急处置、安全管理等工作有机结合。鼓励完善电梯安装、维保人员人身保险品种,适当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险额度。督促电梯施工单位落实责任,推动进入电梯施工现场作业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3.优化行业管理服务。推进电梯安全领域“放管服”改革,落实“一次办好”要求,继续优化“互联网+施工告知、互联网+使用登记、互联网+行政许可、互联网+申报检验”等业务办理方式,实现网上办理事项全覆盖,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便捷程度。4.加强企业自律与诚信机制建设。积极发挥市特种设备协会等行业组织在电梯技术鉴定、安全评估、检验检测、监督抽查、宣传教育、保险服务等方面优势,制定行业自律规范,推动电梯企业开展标准自我声明和服务质量公开承诺,促进电梯企业自我约束、诚信经营。加强诚信市场监管,实施重点检查、政策制约、舆论监督、联合惩戒、撤销资质和依法纳入“黑名单”等措施,努力营造诚信、公正、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将电梯质量安全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督促指导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建立电梯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电梯质量安全工作重大问题。(二)加强政策保障。各级政府要大力支持和推动电梯安全监管能力提升,加强电梯安全监察、技术检查和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明确承担电梯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机构,配足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重点提升基层电梯安全监管能力,保障电梯安全监管需要。加强装备和经费保障,确保电梯质量安全监督抽查、专项检查、分类监管、风险监测等安全监管工作有序开展。(三)加强人才培养。支持鼓励技工学校、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和电梯制造维保企业联合设立电梯安装、维保人员培训机构和培训实习基地,联合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按规定做好电梯安装、维保人员职业技能鉴定和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工作。组织开展电梯从业人员业务能力竞赛,培养从业人员“工匠精神”。(四)加强宣传教育。加大电梯安全普法宣传力度,普及电梯安全知识,倡导安全文明乘梯。将电梯安全教育纳入中小学安全教育内容。持续开展电梯安全知识“进企业、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活动,提升全民电梯安全意识。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12月29日(此件公开发布)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相关解读打印关闭

山东东营东营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山东东营东营区产业园区

山东东营东营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山东东营东营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