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营市新一轮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政策
发布部门: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29日 政策文号:东政办字 有效性:有效
为做好新一轮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71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全面做好新一轮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工作,强化知识产权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努力建设知识产权强市,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到2018年,实现以下工作目标:(一)知识产权创造水平显著提高。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10%以上,力争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件以上,知识产权拥有量和质量稳步提升。(二)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显著提高。市场主体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明显提升,知识产权市场价值充分实现。知识产权金融工作体系和服务机制基本健全,专利权质押融资额度年均增长20%以上。(三)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明显改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更加完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全市专利行政执法案件年度结案率力争达到95%以上。(四)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全面提高。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和工作协调机制日趋完善,执法力量得到有效充实,管理效能明显提升。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能力显著增强,9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二、重点工作(一)提高知识产权创造水平。1.大力提升知识产权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提升专利布局能力,持续开展发明专利“清零”行动,组织知识产权专家深入企业走访调研,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服务,促进专利增量提质,有效提高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引导和支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委托管理服务,提升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开展职工群众性发明与创新工作、青少年创新大赛等活动,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发明创造活动及申请发明专利的积极性。2.开展知识产权质量提升工程。定期通报专利申请质量相关数据,加强对低质量专利申请的监控和处理。积极推动建立健全专利奖工作机制,完善专利奖指标体系,进一步优化专利资助奖励政策,加大对发明专利和职务发明专利等的扶持力度。开展专业技术领域专利发展态势分析和预警,提升创新效率和专利质量,确保发明专利申请每年递增10%,职务发明占比达到60%,在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培育形成一批核心专利。(二)提高知识产权运用能力。1.健全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体系。完善知识产权投融资政策,鼓励商业银行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规模。支持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广泛参与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鼓励探索知识产权创造与运营的众筹、众包模式,促进“互联网+知识产权”融合发展。推动开展专利保险试点工作,加快培育和规范知识产权保险市场。积极推动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工作。2.实施知识产权示范强企工程。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形成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大力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加强企业知识产权资产管理,促进企业达标升级。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清零”工程,帮助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积极推广应用自主知识产权专利产品。3.实施专利产业化工程。培育专利密集型产业,建设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集聚区和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产品示范基地,推行知识产权集群管理。围绕节能环保、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大力培植一批附加值高、成长性好的专利密集型企业,推广一批专利密集型产品。建立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开展专利运营活动,每年支持20个优秀专利技术转化实施,加快知识产权产业化。(三)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1.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强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健全市、县两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系,完善执法程序,有效提升执法能力。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重点查办跨区域、大规模和社会反响强烈的侵权案件,加大对民生、重大项目和优势产业等领域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互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等领域知识产权保护,落实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完善新业态领域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措施。2.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强化知识产权、公安等部门间沟通和重点案件会商、通报制度,完善联合执法协调机制。推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有效衔接,加大涉嫌犯罪案件移交工作力度,努力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合力。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重点打击链条式、产业化知识产权犯罪网络。3.加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完善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机制,建立健全多元化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鼓励维权援助机构开展纠纷诉前调解。完善知识产权侵权和假冒行为举报奖励制度。建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公益专家库,为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维权提供专业帮助,积极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和营商环境。(四)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1.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机制。加快建设职责清晰、管理统一、运行高效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建立以知识产权为重要内容的创新驱动发展评价制度,健全统筹协调机制,构建部门工作合力,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效能。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推进实施。2.强化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完善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办法,规范评议范围和程序。围绕重大产业规划、高新技术领域重大投资项目、重大科技活动开展知识产权评议试点工作,加强重点产业知识产权海外布局和风险防控,重点对石油装备、橡胶轮胎、汽车配件等产业开展知识产权风险评估,提高企业应对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能力。3.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加强政策引导,规范市场秩序,加快发展知识产权代理、咨询、评估、交易、诉讼等中介服务机构,创新服务品牌,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能力和品质。支持我市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向市场化、规模化和国际化发展,引导市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来我市发展,为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注入活力。(五)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和人才建设。1.构建知识产权文化环境体系。建立完善知识产权普及和教育机制,将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纳入普法内容,广泛开展教育宣传,不断增强公众知识产权意识。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微博、微信等媒体,多形式、多渠道地宣传知识产权知识、法律法规和政策,客观报道知识产权重大案件和典型案例,不断扩大知识产权的影响力,形成良好工作氛围。2.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实施知识产权百千万人才培育工程,开展知识产权管理、执法、服务专业人才在职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和水平。推进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实务人才的经验交流和继续教育。建立知识产权人才引进机制,加大吸引海内外知识产权高端人才的力度。充分利用各类国际资源和海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强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培养。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工作,将其放在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充分发挥市政府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健全部门沟通协调和工作联动机制,形成全市上下协调有序、联动有力、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共同推动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二)加大支持力度。优化促进知识产权发展的政策环境,完善财政扶持措施,保障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加大技术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知识产权人才引进等方面市级财政资金对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支持力度。(三)强化监督检查。将新一轮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工作纳入市政府政务督查范围,细化任务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工作动态报告制度,及时督导调度工作进度,定期通报工作情况,推动工作有序开展。完善落实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指标体系,引导新一轮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科学有序推进。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相关解读打印关闭

山东东营东营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山东东营东营区产业园区

山东东营东营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山东东营东营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