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产业园区

山东济南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山东济南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农业局等部门关于加快农业科技推广能力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政策
发布部门:济南市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23日 有效性:有效
为充分发挥科技在现代农业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巩固提高“十百千”农业科技示范工程成效,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现就加快全市农业科技推广能力建设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快农业科技推广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市现代农业取得长足发展,大量新技术、新成果被广泛应用,全市农业科技水平逐年提高,科技已成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还存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试验示范平台缺乏、成果转化应用水平不高、科技人员知识老化、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市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加快农业科技推广能力建设,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仅是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有效方式。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强化措施,加快农业科技推广能力建设,务求取得实效。二、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发展优势产业或产品为主线,以搭建研发、试验、示范、推广、培训、服务、实践平台为重点,大力整合资源,创新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培训机制,培养造就业务精湛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和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努力建设服务高效、运转规范、管理科学、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断提高我市现代农业整体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二)建设目标。从2009年到2011年,按照“统筹布局、突出重点、明确责任、分步实施”的原则,在全市建设30个区域性示范培训中心,发展600个农业科技示范户,培养30名农业科技专家,推广60项新技术新品种(简称“双三六”工程)。三、建设重点和主要内容(一)大力提升农业科技示范推广能力,重点建设30个农业科技示范培训中心,打造一批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技术示范区。1.建设目标。按不同产业或产品,建设30个区域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农业研发、试验、示范、推广和培训区域性农业科技示范培训中心,并辐射周边,建成产业示范区。2.具体设置。一是按照主导产品明确、种植面积较大、科技水平较高、示范带动能力较强的原则,设置10个现代特色品牌基地、示范培训中心。二是按照产业基础好、规模优势强和发展潜力大的原则,设置小麦、玉米、棉花、甘薯、水稻和水产等20个示范培训中心。3.主要职责。承担新品种引种田、示范田、高产攻关田、优质栽培田(简称四田)的建设、管理和展示,科技项目的实施,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利用和培育,新型农民技术培训,科技示范户培训和管理等任务,带领技术示范区内农户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建成农民学习观摩的开放式场所,为提升现代农业科技水平发挥积极作用。4.选拔与确定。农业科技示范培训中心要以一定区域主导产业或产品为基础,以一定生产规模和相对稳定的土地为场所,以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新模式试验示范、高产优质栽培、实用技术培训为基本内容。具体办法由市农业局负责制订。(二)大力提升农业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能力,重点建设600个农业科技示范户,培养带动新型农民。1.建设目标。在30个示范培训中心技术示范区内,选定600个农业科技示范户,打造成全市现代农业产业典范,培养一批新型农民,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2.具体设置。每个示范培训中心在辐射范围内选择10-20个村作为技术示范区,每个村选择1-2个农户作为农业科技示范户。3.主要职责。带头使用新技术、新品种、新机具,提供必要的示范条件,配合农业科技人员做好技术推广和示范工作,积极向其他农户传授科技致富经验。4.选拔与确定。农业科技示范户要选聘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科技水平较高、群众公认、乐于助人、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农户担任。具体办法由市农业局负责制订。(三)大力提升农业科技专业人才实践创新能力,重点培养30名农业专家,造就一批农业专业技术人才。1.建设目标。在我市农业主导产业领域培养农业专家30名,造就一批农业专业技术人才。以农业科技示范培训中心为平台,通过实施项目、生产实践、交流及培训农业科技人员等多种方式,逐步提高我市农业科技人员整体素质,培养一支精干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造就一批在本行业有建树、在全市有权威、在全省有影响的农业专家。2.具体设置。根据优势产业布局,全市设置10名首席专家、20名执行专家。3.主要职责。承担区域性农业科技示范培训中心建设和管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的试验示范推广,农业科技示范户及农业科技人员培训,农民普及性实用新技术培训,参与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研发工作。4.选拔与确定。具体办法由市农业局负责制订。(四)大力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重点实施60项“双推”项目,示范推广一批新品种、新技术。1.建设目标。实施“双推”计划,引导广大农民选择优良品种、应用先进技术,每年引进推广新品种20个以上、推广新技术20项以上,到2011年累计引进推广新品种60个、新技术60项,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应用面积300万亩。2.具体设置。以全市粮、棉、经、菜、渔等主导产业为立项重点,同时,广泛征集新品种、新技术,经专家论证,确定每年“双推”项目。3.主要职责。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搞好“四田”建设,培训农业科技示范户、新型农民等。4.申报与确定。各单位和个人按照每年下达的项目申报指南进行申报,经专家论证确定后,由市农业局、财政局、科技局联合以农技推广项目形式确认下达。四、加强组织领导(一)加强领导,周密组织。全市农业科技推广能力建设工作由市农业局、财政局、科技局共同组织实施。各县(市)、区要指定具体部门负责该项工作,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周密组织,确保取得实效。要注重与其他科技项目,特别是与“十百千”农业科技示范工程有机结合,统一规划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分散。(二)强化扶持,多元投入。市里设立农业科技推广能力建设专项资金,各县(市)区要积极配套投入。同时,整合各类农业项目经费,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扶持力度。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的基础上,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和个人对农业科技推广能力建设进行投入。(三)强化监管,严格奖惩。加强项目监管,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实施、指导、督查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绩效突出者给予奖励,绩效不明显的减少项目支持或责令停止实施乃至取消项目资格。(四)加强宣传,形成合力。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动员各级农业推广、教学、科研单位以及广大农民参与实施农业科技推广能力建设,特别是要充分调动农技人员和农民的积极性、能动性,形成推动农业科技推广的强大合力。要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及时跟踪报道相关政策措施、先进经验、典型事迹和实施效果,营造推进农业科技推广的良好社会氛围。打印此页关闭窗口上一篇: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环保局等11部门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下一篇: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工业企业选址
  • 工业用地信息 工业用地信息 工业用地信息
  • 现成厂房租金 现成厂房租金 现成厂房租金
  • 仓库冻库租购 仓库冻库租购 仓库冻库租购
  • 招商引资政策 招商引资政策 招商引资政策
商务咨询服务
  • 注册公司选址 注册公司选址 注册公司选址
  • 产业政策匹配 产业政策匹配 产业政策匹配
  • 法律咨询服务 法律咨询服务 法律咨询服务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