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产业园区
山东济南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山东济南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济南市人民政府印发济南市依法行政五年规划(2001-2005)的通知
政策
发布部门:济南市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2001年02月09日
有效性:政策是否有效未知,请慎用
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政府法制建设,根据中共济南市委《济南市"三五"依法治市纲要》,结合政府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规划。一、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基本路线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充分体现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紧紧围绕"十五"期间我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和工作部署,突出"科技,产业,制度,环境"四个创新,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以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为目标,不断提高各级政府机关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二)奋斗目标:"十五"期间,要健全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加入WTO要求的行政体制。加强政府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为我市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强化政府法定职能,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推行综合执法,强化行政执法力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审批监督,减少办事环节,提高行政效能。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政务公示承诺制,增强行政透明度。强化行政救济手段,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认真做好法制宣传和"四五"普法工作,增强社会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坚决克服和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滥用职权等现象,保证各级政府和部门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在法制的轨道上高效率运行。通过不懈努力,逐步把我市建设成为民主与法制完备,社会稳定、群众安居乐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现代化文明城市。二、主要任务(一)加强政府立法工作。要认真贯彻《立法法》,坚持法制统一原则,围绕中心,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做到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相统一,与发展决策相一致。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立法:一是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健全经济监督机制的立法;二是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加快企业资产重组,实施产业创新,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立法;三是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四是鼓励和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立法;五是扩大对外开放,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保障和促进涉外经济发展的立法;六是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七是实施科教兴市,保持社会稳定的立法。市政府各部门要按照上述要求,加强调查研究,确定立法项目,按计划完成法规的起草、送审工作。凡是改革发展的条件已经比较成熟,现实工作又迫切需要的立法项目,要集中力量,抓紧起草,尽快出台。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要立足市情,突出济南特色,讲求立法实效。要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调整好各方面的关系,维护国家和群众的根本利益,坚决杜绝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利益化倾向。要全面体现政府机构精简效能的原则,防止把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传统行政管理方式法制化。通过立法,切实简化办事手续和程序,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最大限度地方便人民群众。要完善立法程序,健全立法听证、专家论证、征求意见等制度,广泛倾听群众意见,做到民主立法。要坚持定期清理规章、规范性文件制度,今年对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凡是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或与WTO法律规则不符的,依照程序尽快予以修改或者废止。同时,严格执行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制度,发现同法律、法规和省、市规章相抵触的,要依法予以修改或撤销。(二)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继续做好审批项目的清理工作。彻底改革现行的审批制度,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凡可以由市场调节的通过市场调节,能通过核准、登记进行管理的就不进行审批,能够实施事后监管的,一律取消审批,实施事后监管。严格实施《济南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若干规定》,凡是新增加审批事项,必须严格审查,经市政府审定,以法规或政府规章形式予以确定。对需要保留的审批项目,要明确审批内容,公开审批条件,减少环节,简化程序,明确时限。坚持"窗口"办公,变多头审批为"一站式"服务,以提高效率,方便人民群众。要加强对审批行为的监督和审批后实施情况的监管,建立和完善审监分离制度、督办制度、审批责任追究制度,把审批责任制和奖惩措施落到实处。(三)不断提高政府行政执法管理水平。要按照《济南市执法责任制条例》的要求,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各级行政执法机关的职责、权限和内部岗位职责,并层层分解量化到个人,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责任到位。要落实行政执法的各项制度和管理规范,完善行政决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执行等执法程序。认真实施立案、审核、处罚决定"三分离"制度,行政罚款和收缴分离制度、行政事业性收费"收支两条线"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各级行政机关都要实施政务公开,将本部门的职责范围、执法内容、执法程序、工作标准、办理期限等能公开的内容全部向社会公开。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体制。要结合政府机构改革,认真理顺各部门的执法关系,严格界定执法权限,切实避免行政管理中多头执法,职权交叉重复的问题,有效地降低行政执法成本,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和效能。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和上级对下级的层级监督,完善政府系统内部的自我约束机制。各级政府、各部门要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的检查、报告、投诉制度和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备案制度。严格执法《济南市执法违法责任追究办法》,建立健全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凡在执法中违反规定的,都要严格追究责任;对违法责任人应当追究责任而不予追究的,要追究执法机关负责人的责任,市政府法制机构和市监察部门要切实好日常监督和检查。要完善执法监督方式,将执法监督与全方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有机结合起来,执法工作实绩与干部任用、奖励相挂钩,把是否够自觉依法行政,作为考核和使用干部的重要条件。进一步做好政务投诉工作,提高投诉工作实效,促进依法行政。(四)进一步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工作。按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各县(市)区政府和承担复议、应诉职责的政府部门,都要健全复议工作机构,建立相关的工作制度,公正、合理、及时地办理复议案件。对当事人提出的复议申请,要积极受理,对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要坚决予以撤销,对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要坚决予以变更。对无正当理由拒不受理复议案件,不依法转送复议申请,该作决定而不作决定,甚至对当事人打击报复的,上级行政机关要坚决予以纠正,对有关责任人员要追究政纪直至法律责任。(五)努力提高政府法制教育水平。各级政府、各部门要按照普法规划,广泛开展法制培训活动,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广大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要建立和坚持领导学法制度,把普法、用法、执法与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水平。各级各部门及社会研究机构,要加强依法行政的理论研究,围绕依法行政这一总课题,特别是针对我国加入WTO后政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联系实际,认真研究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为依法行政提供理论依据,推动依法行政的深入发展。三、保证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依法行政必须从领导做起。各级领导都要坚持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做奉公守法的表率。各级各部门要把依法行政作为关系全局的一件大事列入议事日程,明确一位负责同志具体抓,其他负责同志协助抓。依法行政的日常工作由各级各部门法制机构负责。各新闻单位要积极做好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宣传报道,及时刊登和介绍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宣传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典型事例和执法人员的先进模范事迹,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二)层层制定实施方案。市政府各部门、各县(市)区、乡镇政府,各街道办事处都要根据本规划,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制定各自的依法行政实施方案,分阶段、分步骤地组织实施。要认真落实依法行政目标责任制,按照岗位职责,层层分解落实,并明确责任,制定标准,严格考核,使依法行政真正落到实处。市政府每年度对县(市)区、各部门依法行政的情况进行一次检查,以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三)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建设。各级各部门都要高度重视法制机构及其队伍建设。在这次机构改革中,政府法制机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决定》要求,健全法制机构,使法制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与本地区、本部门政府法制建设任务相适应。各级政府法制机构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切实做好政府法制工作,全面地推进依法行政。
山东济南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平阴县、商河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12-20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设立山东历下经济开发区的批复
2024-11-26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山东平阴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的批复
2023-07-27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的批复
2023-05-24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商河县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的批复
2020-12-19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中小微企业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的通知
2019-09-29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莱芜市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批复
2018-03-19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济南高新区在历城区郭店等镇用地及科技城经济管理职能移交问题的通知
2008-08-07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未来产业培育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4-12-01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2024-10-17

工业企业选址
-
工业用地信息
-
现成厂房租金
-
仓库冻库租购
-
招商引资政策

商务咨询服务
-
注册公司选址
-
产业政策匹配
-
法律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