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是201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03年6月启动建设,辖三个街道办事处,规划控制面积223平方公里。位于临沂市城区东南部。从区位上看,临沂经济开发区处于南北经济的结合部,坐落在北京至上海中间地带,扼交通要部,形成了海、陆、空三通的立体格局。 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近黄海,东连日照,西接枣庄、济宁、泰安,北靠淄博、潍坊,南邻江苏。是2003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201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规划控制面积223平方公里,辖3个街道,118个村居,23万人口。开发区西临沂河、东傍沭河、南依引沂入沭人工运河,三面环水,背靠皇山,是投资兴业的风水宝地。 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紧紧围绕打造“现代标志区”这一目标,全面实施“科技创新之区、现代工贸之区、名牌集聚之区、生态旅游之区、文明和谐之区”的“五区”战略,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高速发展、跨越迈进。开发区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科学发展园区”、“山东省最佳投资园区”、“江浙企业家投资中国首选开发区”和“全国十大效能开发区”。 开发区致力于打造现代标志区,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飞跃。2010年实现业务总收入420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320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6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5亿元。2008年以来,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一举实现了“三年翻两番”。2010年在全市各县区(开发区)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中,开发区以97.87的综合得分高居全市榜首,成为山东省增速最快、进位最快、成长最快的开发区之一。一座蕴含着勃勃生机的“现代标志区”在美丽的沂河与沭河间拔地而起。
山东
1994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起步区面积5平方公里,属省级经济开发区。开发区濒临黄海,位于日照市南部与江苏省交界处,欧亚大陆桥最东端。境内有岚山港、岚山渔港两个国家一类开放港口,坪岚铁路、同三高速公路、204国道纵贯区内。开发区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较快,口岸涉外查验机构健全。 目前,开发区引进外商投资企业37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有4家在岚山投资落户,合同利用外资565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221万美元。其骨干企业主要有:日照三木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鲁圣电力器材公司、山东昌华集团、山东丰华食品有限公司、日照岚星化工公司等,初步形成了木制家具、液体化工储运、海洋仿生食品、电力器材等支柱产业。今后突出发展生物制药、海洋化工、电子软件、水产品精加工等产业。2002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9亿元,工业增加值2.6亿元,财政收入5800万元,出口6700万元。 岚山规划城市面积85平方公里,目前建成区20平方公里,形成了以阿掖山为中心,濒临海岸、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的“一环六区”的城建格局。供电、供水、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建有全国最大的液体化工码头,全国最大的海产品交易市场——安东卫海货城、岚山头鲜活水产城,全国最大的海米、鱿鱼加工基地,江北最大的木材集散基地及网绳市场。现设立两区一园(海滨旅游度假区、岚山出口加工区、岚山农业科技示范园)。
山东
山东泰山工业园区位于驰名中外的泰山脚下,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是泰城现代化园林旅游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加上原泰山区东部新区、泰山东苑,规划面积达40平方公里。 山东泰山工业园区西依京沪铁路、京沪高速公路以及拟建的京沪高速铁路,南傍京福高速公路,104国道,区位交通条件得天独厚。园区已实现道路、供水、排污、供电、供热、天然气、通讯“七通”。 山东泰山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作为泰安市泰山区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泰安市泰山区政府行使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监督等职能,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建立了完善的服务体系,实现了 “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 山东泰山工业园区以完善的基础设施、优美的生态环境、优质的管理服务,吸引了大批中外客商前来投资兴业。目前园区建成企业达到100家,形成了输变电设备、高端装备、纺织服装、生物制药、新型材料5大产业基地。2011年园区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25亿元,工业增加值41亿元,完成税收2.98亿元,其中国税完成1.06亿元,地税完成1.92亿元,形成区级财政收入1.14亿元,招商引资国内到位资金14亿元。 2012年,泰山工业园将按照区委“科学发展求突破”的总基调,立足推进园区发展实现转型升级,全力实施“创新提升”工程,围绕“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再造新优势,实现新发展。力争全年完成招商引资1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40亿元,形成税收3.3亿元,区级财政收入1.3亿元。 园区由四大板块组成: 1)泰安文化科技产业园区:由国内500强企业深圳华强集团投资40亿元建设泰安文化科技产业与旅游度假园区项目,主要建设以动漫产业基地、仿真游戏基地、数字电影基地、文化旅游产品基地为主的文化科技产业区及以方特欢乐世界、齐鲁文化园为主的文化体验区等五大功能区,打造与泰山媲美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集休闲、娱乐、度假于一体的旅游区。 2)碧霞国际社区:碧霞国际社区东起芝田河,西至明堂路,南起发展大街,北至碧霞大街,总占地约350.09公顷(5251.35亩)。规划居住用地总面积158.48公顷(2377.2亩),商服用地规划总面积128.44公顷(1926.6亩)。 3)高科技产业园区: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先期建设孵化器平台,出国留学人员创业基地。吸引软件开发、生物制药、新型材料、动漫研发、电子产品等占地少、投资大、附加值高的高科技行业,打造泰山区高科技航空母舰。目前,该项目二期已有7个研发中心项目达成入园意向,正在办理相关手续。 4)工业项目聚集区:规划面积6.6平方公里,已引进企业66个,初步形成了电器电缆、生物制药、新型材料、纺织服装、精密机械为主的产业格局,按照产业聚集、项目聚集的指导思想,瞄准世界和国内500强、行业l00强,积极引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大项目,力争用3年的时间,再引进20个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落户,促进工业园区又好又快发展。
山东
山东鱼台经济开发区创建于2002年6月,下辖新城区、张黄工业园、湖西工业园,“一区两园”总规划面积62平方公里。形成机械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纺织服装、精细化工等四大主导产业体系。2009年1-9月份,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28.34亿元,业务总收入72.51亿元,完成税收2.56亿元,目前入园企业65个,园区从业人员11022人。 区内已形成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纺织服装、化工、盐煤化工、水运陆运六大主导产业和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目前,开发区新城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机电制造、轻工纺织及劳动密集型、环保节能型产业,建设了矿用机械、农副产品深加工、轻纺、精细化工四大工业园和民营经济创业园;张黄工业园和湖西工业园,以矿区为依托,利用煤、盐等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煤电化工产业。形成了功能分区、产业集聚、互相促进、集群发展的格局。 区内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功能完善,实行“封闭式管理”、“一站式”服务。开发区管委会精心打造和谐开发区。围绕工业立区战略,大力实施“工业发展年、项目建设年、招商引资年和路网建设年”等活动,注重节能、降耗、减排,已建成为新型工业示范区。 截止2010年10月,落实合同项目38个,新入区建设项目26个,总投资额达30多亿元,合同利用外资达7.46亿元,到位资金2.74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4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2亿元。总投资10亿元的淮海国际商贸城已完成投资4.5亿元,其中的装饰建材城、家俱城已隆重开业,汽车城即将投入运营;中经建材、宏建商品混凝土、科能自动化设备、大洋矿用设备有限公司二期扩能隔爆型阀门电动装置及控制系统、顺发米业等项目投产运行;华润天然气入户工程点火启用,路灯亮化工程接火运行,CNG汽车加气站项目投入使用。投资1.5亿元的金仓物流项目、1.5亿元的京泰矿山二期项目、1.5亿元的开发区民营经济创业园项目、1.88亿元的LED半导体照明项目、2.2亿元的济宁港鱼台港区滨湖作业区物流港集疏中心建设项目、2亿元的强化复合木地板项目、美晶米业与中储粮5万吨稻谷仓储与联想控股集团一期投资3亿元的现代新农业合作项目、7000万元的青岛元通有限公司精密机械制造项目等正在抓紧建设之中
山东
省政府批准成立,(疃里镇、马集镇),管理面积128平方公里、人口11.2万[1] 。 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布局为中部综合配套服务区(起步区)、南部商贸物流区、北部产业发展区三大功能片区,坚持产城一体发展,建设集先进制造业、商贸物流业于一体的产业新区,构筑中心城区西部增长。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采取管辖分离管理模式,将原嘉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嘉祥经济开发区和嘉祥县疃里镇、马集镇的人财物以2013年为基期,整建制一次性划归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社会事务管理均由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列入嘉祥县统计。 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独立,隶属市财政管理,封闭运行。市财政自2014年起,五年内每年提供2亿元的发展资金支持。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内上级补助的社会事业支出、民生支出等转移支付由市财政拨付 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高境界谋划发展,坚持高点定位,瞄准全国一流开发区确定发展目标、创新发展理念、确立发展思路,努力在创新能力、产业实力、城市形象等方面快速跃升,尽快成为全市西部重要经济增长极。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规划先行,以"产城融合"理念编制规划,以高水准规划引领经开区建设,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集中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做大产业实力,提升产业层次。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加宽松的环境,把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成服务最好、效率最高、环境最优的投资创业高地[5] 。2014年,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抓好区内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做好园内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等重点环节的规划工作为目标;启动实施商贸物流园区码头和铁路专用线建设;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1亿元,增长2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6亿元,增长30%以上,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5家、达到80家。
山东
济宁高新区创建于1992年春,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区内建有国家级创业中心、国家级留学生创业园、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以及国家光电信息产业基地、生物技术产业基地、工程机械产业基地、纺织新材料产业基地,是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园区,形成了光电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软件及服务外包、纺织服装等特色主导产业,成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新兴产业的聚集区、科技成果的转化区、体制创新的试验区、生态宜居的新城区和社会民生的示范区,综合投资环境评价在国内名列前茅。 当前,全区围绕建设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战略目标,以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以积极引领区域转方式、调结构为己任,正在高起点打造创新之城、高新之城、生态之城、创业之城、和谐之城。
山东
青州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12月,是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2010年2月,青州市委、市政府对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辖区范围进行了理顺,经济开发区北到济青高速公路,南靠309国道,东起长深高速公路,西至北阳河沿岸,辖区总面积70.2平方公里,下辖69个行政村,人口5.5万人。目前,开发区共有300多家注册企业落户,其中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82家,外商投资企业92家,高新技术企业44家。2010年,青州经济开发区先后被授予“山东最佳投资园区”、“山东省级科技示范园区”荣誉称号;被青州市委、市政府评为2010年度工作实绩综合考核一等奖第一名;经济开发区领导班子已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记“集体三等功”。 2011年以来,青州经济开发区围绕“全力提升经济开发区,努力打造省级高新科技示范园区”这一目标,突出抓好“大项目建设”和“创先争优”这两项重点工作,努力实现工业经济、城市建设、商贸服务、新农村建设、社会民生事业、软环境建设六项提升,持之以恒地抓好社会稳定、环保、土地、计生、党风廉政五项基础性保障措施,忠于职守,用心用力,少说多干,狠抓落实,努力实现开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青州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热诚欢迎国内外宾朋到开发区考察指导、投资兴业,青州经济开发区将以优质的服务环境、优良的投资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优雅的人文环境,期待着与社会各界朋友携手合作,共谋发展!
山东
潍城经济开发区位于山东潍坊市潍城区西北部,面积43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7123户,人口2.2万,耕地面积20000.3亩。 潍城经济开发区是潍坊市区西部最具经济活力的区域,2003年成立,随之潍城区政府迁入其内,潍城经济开发区内胶济铁路、青银高速公路G20、国道309(市区内称北宫街)、省道323(市区内称安顺路)、省道223(市区内称西外环)贯穿其间,交通便利。 在潍城区政府周边打造滨水彩虹中央商务区,以高层楼宇建设为主体,布局金融保险、酒店娱乐、科技信息、商务服务等高端业态。 在309国道(市区内称北宫街)以北的工业区范围,打造低碳经济示范园。 在鲁东物流中心,打造展贸经济、钢铁物流、仓储配送三大品牌。
山东
莱州工业园区是2006年经山东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工业园区,区内设省级台湾工业园,是省级低碳示范园区。园区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区内莱州港是黄三角区域龙头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已投运泊位12个,是山东省第二大液体石油化工品装卸港。近年来,莱州工业园区充分利用园区交通、港口、资源等战略优势条件,调结构、转方式,扩大对外开放,实施三产带动、二产推动、科技创新、赶超发展,全面增强了园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已形成了以临港产业、黄金开采及深加工、玉米育种、水产育苗及养殖为主导的产业格局。现有企业54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5家,其中在园区投资的央企及上市企业有中化工、华鲁恒升、中国海外集团、深赤湾、登海种业、中储粮、山东黄金集团。2013年园区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16.14亿元,同比增长58.8%,财政收入12.18亿元,同比增长70.9%,税收收入17.57亿元,同比增长47.5%。进出口4.2亿美元,同比增长62.07%。实际完成外资0.58亿美元,同比增长31.6%。 下一步,坚定不移的实施“以港兴区、跨越发展”战略,确立三年经济总量翻一番,把园区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产业突出、经济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具有明显优势的物流节点和开放枢纽,成为国内重要的临港加工制造基地、临港油化品仓储基地和临港物流业基地。
山东
莱山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0年6月,2003年7月被山东省政府确定为省级开发区,总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2008年被评为省级科学发展园区,2013年2月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省级园区”荣誉称号。辖区共有十九个村(居)委会,居民约2.3万人。2013年园区实现生产总值65.6亿元,同比增长15.2%;固定资产投资71亿元,增长11.2%;实两税收入11.1亿元,增长28.1%;地方财政收入5.14亿元,增长29.3%。在2013年公布的全省140多家开发区中排名29位,进入第一方阵。 园区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工作,以专业园区为载体,组织专业招商队伍开展多方式招商活动,不断加大“三个引进”工作力度。在巩固日韩招商市场的同时,强化对欧美市场的开拓力度,招强引优成效显著。目前园区共落户内外资项目704(外资项目212个),总投资374亿元,已投产企业达到613家,投资过亿元的内资项目60家,过千万美元的外资项目15家(欧美项目9家)。 近年来,莱山经济开发区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为契机,大力引进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着力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突出抓好核电装备制造、石油设备制造、海洋生物、空调设备等四个特色园区建设,即以台海玛努尔核电公司为龙头的核电装备制造,杰瑞集团为主体的石油设备制造,东方海洋、布鲁拜尔、渤海制药公司为主体的海洋生物,顿汉布什、蓝德空调公司为主体的空调设备等专业园区建设。截至目前,园区规模以上企业达81家,其中纳税过千万企业7家,过亿元2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3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9家,其中,国家级技术中心1家,省级技术中心3家。
山东
东营胜利工业园区于2002年1月成立,是以服务于胜利油田和中国石油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园。2006年3月6日,被省政府批准升级为省级开发区,正式命名为山东东营胜利工业园区。建成区面积7平方公里。总投资2亿元的中国石油装备产业基地创业服务中心主体已完成验收。2010年9月,国家级石油大学科技园并入工业园区成为大学科技园胜利园区,每年为园区提供一定量的科技转化项目。2010年,引进新项目10个,计划投资总额29.66亿元,累计入园项目169个;投产企业增加到90家,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5亿元、销售收入110亿元、利税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33%和41%;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7亿元、销售收入92亿元、利税1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38%和48%。实现进出口总额5.8亿美元,同比增长145%,其中出口创汇5.5亿美元,同比增长146%。园区先后被授予“山东省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全市外经贸工作先进园区”称号。2010年成功入选山东省第一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并被授予山东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称号。工业园区成为胜利油田改制企业和广大外商投资的首选之地。截至2007年6月底,入园企业100余家,投资外商涉及美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沙特、台湾、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山东
滕州市经济开发区是1992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享有市级管理权限,开发区位于滕州市城区南部和西部,分布于京沪铁路、104国道两侧。目前,开发区内企业已达201家,总投资128.8亿元,已建成投产项目146个,在建项目55个。开发区现已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6.9亿元,建成了“五纵五横”的路网格局,基本实现了区内道路、给水、排水、电力、电信、供热、煤气的“七通一平”,完全满足项目落地、建设、投产的条件要求。开发区内还建有较高规格的医院、学校、宾馆等配套服务设施。开发区内及周边的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生物化工、医药生产、纺织服装等企业较多,可为入园的项目提供较宽广的产业配套服务。 滕州市经济开发区已纳入了滕州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作为城市的新区来规划建设,规划总面积40平方公里。按照开放式、组团型发展模式,划分为A、B、C、D四个功能区。 A区:为综合工业区,面积14 平方公里,重点安置机械加工、生物制药、电子电器、纺织服装等项目。 B区:为机械制造创业园,面积3.6平方公里,重点安置精密机械制造等项目。 C区:为食品工业区,面积9平方公里,重点安置食品、农副产品加工等工业项目。 D区:为重工业区,面积14平方公里,重点安置重型化工、电力、新型建材等重工业项目。目前,开发区已储备了政府办完手续的存量土地3000余亩,每个功能区已预留出发展空间,可保证每个投资项目的发展用地需求。
山东
台儿庄经济开发区位于台儿庄城区西北部,于2002年下半年起步建设,总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2006年3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核准面积4平方公里。2008年,在全省147家省级开发区发展综合评价中,台儿庄经济开发区发展效益位居全省第二位,居西部79家开发区之首,被省商务厅评为全省30家“科学发展园区”之一。由民营工业园、王晁工业园、鲁棉纺织工业园、造纸工业园、科教园组成。开发区拥有年产20万纱绽、5000万米牛仔布、3000万米坯布、3万吨机械加工的生产能力,初步形成了化工、造纸、纺织、机械加工等产业体系。开发区以沿京杭运河经济带开发为依托,以引进高科技、高附加值、外向型项目为主,重点发展机械加工、纺织、服装、生物制药等产业。 近年来,台儿庄经济开发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生命和灵魂、把科学发展作为目标和追求、把高效服务作为最大品牌,区内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截至目前,入区项目总数达到150个,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16个。2009年,开发区新落户项目11个,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4个、过5000万元以上项目7个,总投资13亿元;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3.11亿元,同比增长15.9 %;实现工业增加值28.89亿元,同比增长35.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46亿元,同比增长28.3%;外贸进出口完成3447万美元,同比增长4.6%。开发区区域环评通过省环保局审查批准,成为全市第一家通过的开发区,生态开发区建设有了新的起色。 基础设施累计投入10.6亿元,4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实现了“六通一平”,具备了较强的项目承载能力。区中园建设取得新进展。省级台湾工业园于2007年经被省外经贸厅批准设立,为吸纳和聚集台资搭建了重要平台。目前有丰元天弘电子、台湾宝岛数码科技等一批台资企业落户,已逐步成为吸引台商投资的聚集地。
山东
枣庄经济开发区位于枣薛经济带东端,分为生产经营区、生活服务区和市场贸易区,总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起步区为13.8平方公里,隶属于市中区,是一个以开放型经济为主体、加工制造项目为支撑、产学研功能较完备的省级经济开发区。 市中区把枣庄经济开发区建设作为拉动经济增长、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按照“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效益产出”的原则,举全区之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开发区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先后投资4.3亿元,高标准完善了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实现了“七通一平”,增强了开发区的承载能力,吸引了一批项目落户开发区。截至目前,入区项目累计达到186个,投资总额157亿元,安置就业3万人,其中过亿元项目13个。并有美国、韩国、沙特、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24个境外项目入区建设,投资金额44.8亿元。 下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狠抓大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尽快形成开发区的核心竞争力,全力打造“服务高地”、“政策洼地”和“投资宝地”,努力把枣庄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全省一流的经济开发区。
提交选址计划
需求分类
土地
厂房
仓库
写字楼
注册公司&税收优惠
商铺&品牌拓展
其他
意向区域
计划描述
企业名称
企业地区
注册资本
预计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