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产业园区

山东滨州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山东滨州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滨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关于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政策
发布部门:滨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13日 有效性:政策是否有效未知,请慎用
市委、市政府:2022年,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务实高效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和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着力提升地方金融监管系统依法行政能力,促进了金融事业健康发展。现将今年以来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一)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法治环境。一是率先完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实现政策标准化梳理、“互联网+监管”监管行为覆盖率2个100%。二是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实现政务服事项认领率、“一窗受理”综窗率、“好差评”主动评价率、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即办件占比、“网上可办率”、“可全程网办率”6个100%。三是积极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及时完成“无证明城市”“数字机关”梳理发布,优化数据资源管理,实现数据汇聚覆盖率、共享需求满足率、开放率3个100%。(二)提升法治能力,打造良好金融生态。一是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印发《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工作规范》,被评为“全市规范性文件优秀合法性审核制度”,落实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全年共审查文件15件,参与重要事项研究会议3次,为重大问题处置提供法律咨询服务5次。二是健全金融风险防控机制。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金融稳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不良贷款处置和风险防范等措施办法,持续开展地方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养老领域非法集资专项整治行动,“金安网”全面建成,金融风险防范、监测、预警能力大幅提升。做好重大节点进金融维稳,区域整体信用水平稳步提升。全市不良率较年初下降0.79个百分点,降幅位居全省第3位,省对市考核预计全省第二名。(三)落实普法责任,营造浓厚法治氛围。一是深入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进万家”“七进”“金融知识万里行”、高品质平安滨州建设普法宣传活动,年内引领全市金融系统累计共开展各类宣教活动1000余次,悬挂宣传条幅、张贴海报7000余份,发放各类宣传物品50000余份,为群众释疑解惑千余次。在“学习强国”平台推广《金融安全知识科普》40条,全面提升全民防范意识与能力。二是积极参加市委依法治市办统一组织的宪法、民法典、国安法等重要法律法规宣传活动,组织全体人员先后参加了“中国普法”微信公众号民法典知识竞答、党内法规专项知识竞答、宪法知识竞赛等活动。(四)聚焦服务大局,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聚焦信贷支撑扩投放,及时出台《金融服务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十二条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稳经济大盘,组织开展金融系统“三比一提升”活动,落实“四包五盯”工作机制,金政联手,逆势奋进。2022年末,全市各项存款余额4358.19亿元,较年初增加591.15亿元,增长15.69%,列全省第2位;全市各项贷款余额3475.50亿元,较年初增加407.93亿元,增长13.30%,列全省第6位;贷款增幅创近五年来最高水平。二是聚焦制度创新增活力,实现20家科技支行县市区全覆盖,相关做法被评为市“解放思想大讨论”优秀案例。年内实现4家企业上市挂牌,1家企业完成上市申报,5家企业在辅导,直接融资达153.78亿元。创新金融管家服务模式,打造金融管家“1+3”工作机制,金融管家改革典型案例入选2022年度“创新中国”工商联工作优秀案例,被省委改革办《山东改革专报》专版刊登,并报中央深改办。(五)优化监管手段,促进地方金融组织发展。一是坚持严监管与高质量发展并重,引导地方金融组织坚守主责主业、依法合规经营、强化风险防控。全市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地方金融组织累计新增业务总额53.37亿元,较年初增长24.3%;业务余额总计57.05亿元,较年初增长5.98%。业务发生额和余额实现“双增长”。二是完善非现场监管规制,推进监管评级与分级分类监管,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实现了检查事项100%全覆盖。牵头推动设立市级融资担保集团,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改革暨市县一体化运营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三是学习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联合市人行等单位建立滨州市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联动机制,全面提升全市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效能。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虽然我局能够较好地履行了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但与市委市政府法治政府建设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学法的深度、广度不够,法治工作研究不深、不透,依法行政、依法监管的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增强。二是执法水平有待提高,个别执法人员执法知识储备不系统、不全面,经验不足,存在执法政策法规解释运用不到位,便民意识不强的问题。三是行政执法体制仍需理顺。各县市区金融服务中心在履行基层地方金融监管方面存在空挡,能力较弱,亟待规范。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发挥主要负责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头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党组理论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局长办公会会前学法等形式,系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等重要论述,举办3期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培训班,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强化法治思维,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能力。(二)强化法治工作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局法治建设领导小组作用,严格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2022年滨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工作要点》,出台《关于强化金融担当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法治建设与金融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今年以来,通过党组会、局长办公会集体研究法治建设有关重大问题8次,亲自督导落实10余次。(三)坚持带头学法用法。制定2022年学法工作计划,严格落实学法制度。领导班子坚持带头学法,利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金融微课堂”、网上旁听案件庭审、专题培训班、网上学法竞赛等多种形式学习了《宪法》《民法典》《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等重点法律法规,全面提升干部职工法治素养。2022年度全市国家公职人员在线学法考试通过率100%。四、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当前,我市金融工作正处于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我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引领、协同全市金融系统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推动发展能力。一是深刻领悟、深入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思维和理念的“提升”推动工作格局和创新路径的“突围”。二是以法治建设为支撑,强力推进“加大信贷投放、优化信贷结构、企业上市挂牌、不良贷款压降”四大攻坚任务,全力激发金融服务内生动力。三是按照“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要求,以崇法、尚法、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推动市级融资担保集团和“信保基金”加快设立,推动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加快建立,加速催化金融服务对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建设的发展驱动和保障支撑。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我局无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滨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2023年1月13日
工业企业选址
  • 工业用地信息 工业用地信息 工业用地信息
  • 现成厂房租金 现成厂房租金 现成厂房租金
  • 仓库冻库租购 仓库冻库租购 仓库冻库租购
  • 招商引资政策 招商引资政策 招商引资政策
商务咨询服务
  • 注册公司选址 注册公司选址 注册公司选址
  • 产业政策匹配 产业政策匹配 产业政策匹配
  • 法律咨询服务 法律咨询服务 法律咨询服务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