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产业园区
-
滨州工业园
山东-滨州-滨城区
-
滨州工业园区
山东-滨州-滨城区
-
滨州华盟汽车产业园
山东-滨州-滨城区
-
滨州市滨城区尚集现代农业示范园
山东-滨州-滨城区
-
滨州市滨新文化产业园
山东-滨州-博兴县
-
滨州市沾化区鼎丰农业产业园
山东-滨州-沾化区
山东滨州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山东滨州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滨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2022年滨州市 粮食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政策
发布部门:滨州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24日
有效性:政策是否有效未知,请慎用
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按照《2022年全省粮油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滨州实际,编制了《2022年滨州市粮食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滨州市农业农村局2022年6月24日2022年滨州市粮食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实施方案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是提升粮食作物单产水平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粮食作物生产发展的重要载体。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围绕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着力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推进主导品种、主推技术落实落地,进一步提升种植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及一号文件部署要求,始终将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促进粮食高产稳产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依托绿色高质高效行动,聚焦主产区,突出主导品种、兼顾苗头性品种,突出主推技术、兼顾引领性技术;坚持小面积高产攻关和大面积均衡增产相结合,坚持发展生产和产业融合相结合;示范推广一批粮食作物高产优质抗逆品种,集成推广一批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创建一批攻关区、示范区、辐射区,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一批区域性优势产业,带动全市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和效益提升,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二、实施目标聚焦粮食(小麦、玉米),通过集中开展攻关区、示范区、辐射区“三区”建设,重点打造粮食作物示范县4个(见附件1)。实施期限:玉米-小麦项目自2022年夏种开始、2023年夏收结束。(一)面积目标每个粮食作物示范县两季生产要打造20个攻关区和5个示范区,每个攻关区面积不少于100亩且尽量分布到县域内各乡镇、每个示范区成方连片面积不少于1万亩且尽量分布到主产乡镇,辐射区面积不少于10万亩。(二)单产目标1.攻关区。力争实现小麦平均亩产700公斤以上、玉米800公斤以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豆不低于120公斤、玉米不低于当地当季平均水平。区内作物平均亩产要高于本县该作物平均亩产的25%。2.示范区。力争实现小麦平均亩产600公斤以上、玉米700公斤以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亩产达到100公斤以上、玉米亩产不低于当地当季平均水平。区内作物平均亩产要高于本县该作物平均亩产的15%。3.辐射区。区内作物平均亩产要高于本县该作物平均亩产的10%。(三)绿色目标根据不同区域资源禀赋和生产基础,以单产提升和生产生态相协调为目标,大力推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农业技术,集成推广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生态环保技术模式,示范区和辐射区的单位面积灌溉水、化肥农药用量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病虫害绿色防控全覆盖、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带动示范县节本增效5%以上。(四)产业目标围绕市场需求,以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的农业“三品一标”为重点,大力推行“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经营模式,推进订单种植、产销衔接,打造全产业链条。分区域分品种推进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粮油品牌和经济作物优质特色品牌,实现优产优销、优质优价。三、实施内容(一)攻关区。结合党政领导“指挥田”建设,以“深挖单产潜力、带动均衡增产”为核心目标,在培肥地力、品种选择、秸秆还田、深翻整地、规范化播种、机械镇压、肥水运筹、病虫害防治、防灾减灾、机收减损等各个环节充分挖掘粮食作物单产潜力,集中打造一批小麦、玉米、以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高产示范典型,集成组装一批大规模、区域化推广应用的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模式,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大面积均衡增产。(二)示范区。围绕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着力加强苗头性品种挖掘,全面开展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展示示范、前瞻性技术试验示范,以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对比试验示范。1.新品种展示示范。每种示范作物建设1处“新品种展示示范评价中心(场)”,所有示范作物全年展示面积50亩以上。主要开展新品种展示、示范、评价、配套技术推广。展示中心(场)要设在交通便利、肥力均匀、排灌方便,产量水平常年较高的地块。(1)展示数量:展示小麦品种44个,其中高产组展示品种33个,对照品种为“济麦22”;优质组11个,对照品种为“济南17号”;展示玉米品种61个,对照品种为“郑单958”;大豆展示品种尽量不低于10个。小麦、玉米、大豆展示品种要为审定品种。各项目县也可根据当地生产和用种特点补充展示示范品种。(2)展示方法:小麦、玉米每个品种展示面积不低于0.5亩,其他农作物每个品种展示面积不低于0.2亩。展示品种随机排列、不设重复,且要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田间管理略高于当地生产水平,种植密度按各品种最适密度设置。每个品种要设小标识牌,简明扼要标识示范品种名称、特征特性、适宜推广范围、重点配套栽培技术等信息。(3)展示要求:跟踪调查、记载展示品种的特性和产量等关键生产数据,适时组织专家进行评价,定期组织现场观摩培训,引导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确选种、科学用种。邀请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加快优新品种推广应用。2.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示范。各示范县要立足当地自然条件和生产实际,以2-3项主推技术为核心,集成组装1-2套适合当地大规模推广的绿色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在示范区内进行示范展示,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加快熟化优化高产高质高效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真正建设成为农业生产的“示范田”。区内优良品种覆盖率、种子包衣率、统一供种率要达到100%;小麦玉米两季至少3项关键技术覆盖率要达到100%。3.前瞻性技术试验示范。结合科研人员“试验田”建设,每个示范县建设1处面积50亩的前瞻性技术试验田。由市农技专家,联合农业科研院校有关专家成立市级专家组,协同县、乡农技人员,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等前瞻性技术的试验示范和集成创新,加快技术熟化和本地化,破解粮食生产技术瓶颈,为大面积推广创造条件。承担省级前瞻性技术试验示范的县,由省农技推广中心牵头实施。4.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对比试验示范。每个示范县要建立1处面积50亩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对比试验示范田。从品种选择、种植模式、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控、机械收获等各环节开展对比试验和展示示范,总结出一套适合当地生产实际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生产技术方案,建设一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和示范片,推动玉米大豆兼容发展、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我市大豆产能有效提升。(三)辐射区。大力推行统一良种供应、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的“五统一”服务。加强生产主体培育,不断提高规模化和社会化服务水平,辐射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价值链延长产业链。1.普及应用优良品种和关键技术。鼓励统筹其他农业项目资金,围绕耕种管收各环节,普及应用粮食优良品种,因地制宜推广秸秆还田、深耕深松、测土配方施肥、宽幅精播、机械镇压、水肥一体化、小麦“一喷三防”、玉米条带旋耕清茬播种、玉米“一防双减”、夏大豆一三三高产栽培等成熟技术。区内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小麦、玉米两季生产至少有2项关键技术覆盖率要达到100%。2.努力提升规模化生产水平和社会化服务能力。因地制宜选择一批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参与实施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提升规模化、组织化生产水平。支持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组织围绕整地播种、施肥打药、收割收获等关键环节开展全托管或半托管等社会化服务,带动小农户提高粮食生产轻简化、机械化、集约化水平。每个示范县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不少于3个,区内作物耕、种、管、收社会化服务面积达到70%以上。3.不断增强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发展生产促进产业融合,产业融合带动生产发展。重点发展优质强筋麦、特用专用玉米、高油高蛋白大豆等市场需求旺盛的品种,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发展订单生产,完善标准体系,打造标准化示范基地,健全质量管理制度,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四、实施方式(一)开展“一项竞赛”。各地要按照《2022年粮油作物高产竞赛活动工作方案》(鲁农种植字〔2022〕18号)要求,在攻关区集中开展粮食作物高产攻关,选择主要优势作物参加“高产竞赛”。经市、省评估认定后通过全国粮油产业发展大会等平台进行通报表扬。(二)严格“两项制度”。择优选择制。省里统筹考虑因素分配以及项目储备等情况,择优选定示范县,市县组织力量按照省里要求,制定详细具体实施方案及资金概算,市级汇总上报省厅备案;竞争淘汰制。项目实施完成后,以市为单位对辖内示范县进行验收打分排序,验收合格的保留下年度实施资格,不合格的取消下年度实施资格。(三)组织“三项评价”。过程评价。以县为主开展定期监测,每季度提交活动开展、田间苗情等文档和图片资料,市级集中收集评价,省级不定期抽查;成效评价。项目实施结束后,及时开展县级自查和市级评价验收,验收结果作为下年度项目安排的重要依据,各县要及时报送自查总结报告,市里将及时向省报送验收评价结果和项目总结报告,否则,省里减少下一年度全市的项目安排;资金评价。严格落实财政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示范县要建立专门的资金使用台账,并及时在“农业农村部转移支付管理平台”填报资金支出进度,市级定期检查项目资金拨付和使用进度,确保财政资金发挥最大实效。省级也将对资金拨付和使用进度慢的市县,进行通报批评,并减少下一年度项目安排。五、有关要求(一)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市县联创、以县为主的原则。市里成立由市农业农村局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示范县要成立由党委或政府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细化工作方案,落实责任分工。要加强与财政部门沟通对接,促进转移支付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二)强化指导服务。市级成立粮食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技术指导专家组,示范县也要成立技术小组,加强对实施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的技术指导服务。在关键农时季节,要开展现场观摩、技术培训、专家巡回指导等,提高技术到位率。建立专家对口联系制度,以项目区和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开展市场信息、生产技术、产品销售等全过程指导,促进产销衔接。(三)强化过程管理。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对示范县编制的实施方案和资金概算(见附件4)于6月28日(每个县汇报方案打印10分,汇报时间不超过15分钟)进行评审,待批复后,于6月30日前报省农业农村厅备案;切实加强对项目实施情况的全过程监管,确保实施质量。示范县要在项目实施中期和结束后,及时进行梳理总结,形成总结报告(见附件5)报市农业农村局,市农业农村局组织验收,并将验收结果及市、县总结报告在项目实施结束后一个月内报省农业农村厅。各示范县要建立健全工作档案,规范档案管理,及时将相关文件、影像资料、监测数据等归档立卷,存档备查。市农业农村局将适时开展项目督导调研和抽查检查。(四)强化“三田”建设。各个示范县要高度重视“三田”建设,即每个示范县打造1处面积不少于5亩的县领导“指挥田”;建设1处面积50亩的前瞻性技术试验田;重视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示范,把示范区打造成农技推广的“示范田”。(五)严格资金使用。资金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一是物化投入补助。对统一供种、统一农资、统一技术、统一管理、树立示范标牌等物化投入进行补助。二是社会化服务补助。对推广先进施药机械、制种机械、改进施药方式、购买病虫绿色防控、耕种收一体化作业等社会化服务进行补助。三是技术指导服务补助。对农业农村部门组织专家开展技术指导、开展优质品种推广、新技术集成组装、瓶颈技术攻关及高产竞赛测产、项目考核验收等方面给予适当补助。(六)加强宣传引导。示范县要统一树立标识标牌(见附件6),明确体现示范作物、技术模式、行政及技术负责人等信息,便于宣传展示。注重挖掘典型经验做法,及时向省市两级报送宣传信息,在关键农时和重大活动时,邀请主流媒体开展系列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市里将适时组织开展县域间交叉督导和学习交流活动,实地了解其他县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开展情况及经验做法,不断提高项目实施层次和水平。联系人:孙淑娟,0543-5083306政务邮箱:snyncjzzyk@bz.shandong.cn附件:1.滨州市2022年度粮食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县名单2.滨州市粮食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市级领导小组3.滨州市粮食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市级技术指导专家组4.**县2022年度粮油绿色高质高效行动资金概算表5.**市(县)粮油绿色高质高效行动(中期)工作总结报告(样式)6.全国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县标牌(样式)
山东滨州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沾化区古城镇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12-30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沾化区下河乡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12-30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沾化区海防办事处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12-30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沾化区黄升镇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12-30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沾化区泊头镇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12-30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博兴县湖滨镇柳桥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拆旧安置实施方案的批复
2024-12-24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惠民县辛店镇三堡联村等2联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拆旧实施方案的批复
2024-11-11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滨州市滨城区GY01(工业)-02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
2024-07-11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滨城区秦皇台乡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07-03

工业企业选址
-
工业用地信息
-
现成厂房租金
-
仓库冻库租购
-
招商引资政策

商务咨询服务
-
注册公司选址
-
产业政策匹配
-
法律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