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滨州市打造国家级食品产业基地2022年行动方案的通知

政策
发布部门:滨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17日 政策文号:滨政办字〔2022〕2号 有效性:政策是否有效未知,请慎用
为加快推进全市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实现打造国家级食品产业基地总体目标,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一、行动目标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优化产业链布局、赋能价值链提升、增强供应链黏性,布局建设滨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邹平玉米加工产业园、博兴大豆加工产业园、高新区食品加工产业示范园、阳信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沾化无棣海洋食品产业园等6个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加快食品产业园区化、高值化、高端化、品牌化、融合化“五化”发展步伐,推动重点产业指标持续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全市食品产业规模达到3340亿元,增长7%左右(其中粮食食品产业1840亿元,畜牧食品产业1280亿元、海洋食品产业220亿元,分别增长7%、5%、10%以上),国家级食品产业基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二、重点举措(一)聚焦产业集约集聚,向园区化发展。立足区域和产业资源禀赋,科学研判产业形势,以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引领,以重点龙头企业为支撑,聚力打造6个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围绕园区建设,结合产业特点编制具体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企业进园入区,完善项目、投资、配套等,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集聚化转变。扎实推进滨城中裕食品优质小麦精深加工示范项目、邹平西王扩建年产60万吨玉米油项目、冯家镇王尔庄海蜇批发市场升级改造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招商政策和要素保障,紧盯国内外食品生产知名企业、品牌,尤其是瞄准中国500强、行业100强企业,开展领导招商、会展招商和“点对点”精准招商,鼓励企业积极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增强竞争优势。力争年内新签约引进项目7个以上,实现到位资金15亿元以上。(责任部门:市粮食和储备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海洋发展渔业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投资促进中心)(二)聚焦链条延伸,向高值化发展。强化产业链上溯下延,鼓励企业利用新技术,研发生产更加优质、健康、多元化新产品,推动价值链从中低端向高端跃升,促进食品产业赋能升级、提质增效。小麦链条上,重点开发面包粉、油条粉、凉皮粉等专业特性的面粉,扩大谷朊粉、酒精、膳食纤维等产品产量;玉米链条上,尽快完成香驰、三元新上赤藓糖醇生产线建设,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大豆链条上,推动研发大豆蛋白系列产品和植物蛋白基食品(人造肉、植物奶等)等高附加值产品,增加多元产品供给,实现从“扩规模”向“要效益”转变;肉牛链条上,稳步扩大养殖屠宰规模的基础上,加快向精深加工肉制品和物流延伸,实现肉牛存栏量达到30万头、年屠宰加工能力达到150万头,主导产业加工物流与种植总产值之比达到6.5:1;海洋生物产品链条上,发展即食虾酱、海蜇、风味黄花鱼等食品加工,加快海马制品、DHA等高附加值产品研发,新增水产品加工冷藏能力6万吨,就地食品加工率提高10%。(责任部门:市粮食和储备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海洋发展渔业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三)聚焦科创赋能,向高端化发展。充分发挥“五院十校N基地”区域科创平台和国家粮食产业科技创新(滨州)联盟、三大国家级粮食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滨州市现代海洋创新创业共同体、山东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农科园区等科创平台作用,加强“链主”企业拓展产业链条,强化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粮食食品产业计划完成研发项目28项、解决企业急需科研难题12项、申请专利27项;海洋食品产业研发新产品5个以上;畜牧食品产业重点加强地方畜禽种质资源扩群保护,布局渤海黑牛、洼地绵羊、鲁北白山羊等国家和省级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力争省级、国家级地方畜种保种场、资源场达到8处。(责任部门:市粮食和储备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海洋发展渔业局、市科技局、滨州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服务中心)(四)聚焦信誉提升,向品牌化发展。持续加强“粮油金三角”“食域滨州”“阳信肉牛”“盐田虾”等区域公共品牌的宣传推介。粮食食品产业重点组织企业参与“中国好粮油”产品、“齐鲁粮油”暨省级“好粮油”产品遴选活动,参加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山东粮博会、“齐鲁粮油”中国行等活动,组织开展“黄河岸边粮油品牌行”暨“中国好粮油产品名牌展示”活动,对入选“中国好粮油”的企业进行宣传,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畜牧食品产业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100%,有机和绿色产品认证个数达38个;海洋食品产业全面塑造以“盐田”商标全品系覆盖,以“渤海水产”“脊岭岛”“盐妮儿”“俏虾客”等商标精准营销的品牌战略,加大盐田刺身虾、脆虾等明星产品宣传推介,扩大市场份额。创新营销方式,挖掘“互联网+”“自媒体”等新市场,加快中央厨房、农商直供、垂直电商平台、团餐经营等新业态,推广高端团餐、主食产业化、社区便利店服务等新模式,推进食品加工原料生产基地绿色生态化,以“绿色营销”拓市场、树品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责任部门:市粮食和储备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海洋发展渔业局、市市场监管局)(五)聚焦产业协同互惠,向融合化发展。树牢“大食品”“大健康”理念,打通生产、加工、物流、销售、服务各环节,推动食品相关行业融会贯通、协同共促。注重循环融合,加快资源整合,推动粮食、畜牧、海洋食品等产业互相衔接。鼓励粮食食品产业加工副产物进入畜牧、海洋食品产业,实现副产物“吃干榨尽”,推动副产物利用从低值化向高值化转型,构建循环、全值和梯次开发的综合利用体系;鼓励畜牧、海洋食品产业与粮食食品企业合作,进行精深加工,研发系列主食产品,实现“强强联合”,扩大销售市场。强化产业发展支撑保障,加快黄河流域省级区域性粮食安全应急保障基地建设,推进粮食应急供应体系提档升级,深化与大型物流公司合作,建设物流公共服务平台,优化提升物流供应效率,为食品产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责任部门:市粮食和储备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海洋发展渔业局)三、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完善打造国家级食品产业基地工作专班协调联络机制,加强责任部门沟通对接,实现统筹谋划、上下联动、一抓到底。按照“事业工程化、工程责任化、责任数字化”要求,明确具体建设任务,推动形成工作合力。市粮食和储备局负责粮食食品产业升级调优,市农业农村局负责畜牧食品产业升级调优,市海洋发展渔业局负责海洋食品产业升级调优。各县(市、区)参照市级工作机制,建立完善相关工作机制。(二)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发挥财政奖补政策激励引导作用,探索设立食品产业发展基金,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加大对食品产业的投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要素支撑,研究解决瓶颈问题,支持食品产业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制定相关行动方案。(三)强化督导落实。建设完善项目库,实行动态化、清单化管理,2022年筛选确定29个重点建设项目,明确各招商专班和县(市、区)招商任务目标,落实领导包保责任制,加强工作调度,强化督促指导,确保落地落实、取得实效。指导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制定年度目标计划,采取有力措施,层层落实责任,细化任务目标,扎实推进工作落实,相关工作情况定期予以通报。滨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1月17日印发政策解读|部门解读《滨州市打造国家级食品产业基地2022年行动方案》政策解读|图文解读《滨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滨州市打造国家级食品产业基地2022年行动方案的通知》一图读懂

山东滨州产业园区

山东滨州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山东滨州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