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产业园区
-
滨州工业园
山东-滨州-滨城区
-
滨州工业园区
山东-滨州-滨城区
-
滨州华盟汽车产业园
山东-滨州-滨城区
-
滨州市滨城区尚集现代农业示范园
山东-滨州-滨城区
-
滨州市滨新文化产业园
山东-滨州-博兴县
-
滨州市沾化区鼎丰农业产业园
山东-滨州-沾化区
山东滨州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山东滨州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政策
发布部门:滨州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14日
有效性:政策是否有效未知,请慎用
市委:2021年,滨州市人民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高站位抓统筹,以党的领导构建高效能法治政府建设体制机制(一)高位推动。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及时调整充实市委依法治市办成员单位,市委政法委法治科加挂市委依法治市办综合科牌子。制定办公室及各协调小组规范运行意见。加强基层法治政府建设,推动全市乡镇(街道)设立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及办事机构。狠抓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活动,党政机关学法考法覆盖率达100%。(二)高点谋划。主要负责人切实扛牢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深化法治政府建设纳入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事项,市政府常务会13次专题研究,推动解决法治建设规划、“八五”普法规划、地方立法等重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制定“十四五”期间法治政府建设规划,纳入《法治滨州建设规划(2021-2025年)》一体推进。(三)高标督察。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全市督察检查体系,列入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指标,实行年度督察和季度考核相结合,全面推动任务落实。创新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党委巡察,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全覆盖。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和政府部门、镇街法治政府建设典型培树,开展滨州市法治指数评估试点,以评促建,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深入开展。二、明定位抓落实,以法治政府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一)转变职能推动高效履职。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2021年承接落实省级下放权力事项首批28项,调整46项行政许可事项。深化无差别“一窗受理”改革,综窗率达到98.1%。“一业一证”扩展到50个行业,150项“一件事”主题服务“一链办”。出台全省首部“中介超市”信用管理办法,与四川雅安建立全国首个跨省中介“城市联盟”,拓展合作至15省19市89个县(市、区),与24省339地建立跨省通办联系。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受理”审批,开展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二)依法决策规范行政权力。修订《滨州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合法性审查17件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103件市政府常务会议议题。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市政府法律顾问审查相关涉法合同、文件、事项等130件次。建立政府合同全流程管理机制。建立涉企政策、文件制定听取企业和行业协会意见建议机制,提高决策质量。(三)科学立法强化制度供给。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2件,制定政府规章2件,修订规章1件。突出城市管理,提请对《滨州市停车场管理条例》审议,制定出台《滨州市建筑外立面管理办法》;突出民生保障,制定全省首部《滨州市工程建设领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办法》,为保障民生福祉提供法治支撑。组织建立立法咨询专家库。严格规范性文件管理,清理涉及与新《行政处罚法》相违背的规范性文件252件,废止6件。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前和制定后评估机制。(四)严格执法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强基层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全市90个镇街均成立综合执法中队。开展快速处罚机制试点。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办理“不罚”“轻罚”案件600余件。推出行政执法与跟踪服务于一体的执法后续服务新型执法模式。建立信用修复主动告知制度,876家失信企业完成线上信用修复。深化涉企执法备案管理,建立行政执法企业直报制度。开展全国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标准化体系建设试点,在全省率先出台行政执法用语、行政执法检查行为、行政处罚行为规范指引。(五)依法预防应对突发事件。依法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安全生产监测预警,全市417处重大危险源全部接入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全力做好防汛应对,有效应对了台风“烟花”、漳卫新河洪水等,依法发布各类部署通知、指令213件。开设《应急一线》《应急时刻》等专栏,普及应急知识、发布预警信息。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承办省级应急演练1次、开展市级演练12次,各级演练6595次,参演人数81.3万余人次。(六)制约权力推动规范运行。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民主监督,建立“四方会审”机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02件,政协提案295件。自觉接受司法监督,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保持100%,履行法院生效行政裁判率100%,检察建议回复率100%。强化审计监督,围绕重大政策落实,先后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乡村振兴等政策跟踪审计项目。加强政府督查,建立重大决策立项、交办、督导、审核、销号闭环落实机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编制政务公开标准化指引。组织开展政府开放日系列活动。三、立本职抓服务,以法治政府建设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一)实施法治便民改革。大力推进“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建设,县级“一站式”调解中心化解矛盾纠纷9000余件。推行复议便捷受理机制,全市收到复议申请686件,受理647件,同比上涨17.8%。发布第一批行政裁决事项14项。开发“滨滨优律”小程序,将法律服务送至企业、群众“手掌心”,现已注册律师594人,上传案例4900个。(二)实施法治惠民服务。全面建设数字法治政府,“爱山东”APP滨州分厅上线“掌上办”事项1851项。推动政务信息互联互通,政务数据归集达17亿条,归集率稳定在99.6%以上。加强“互联网+监管”,市级、县(市、区)监管行为数据覆盖率全部达100%。深化市域社会治理,实施“全科大网格”治理效能提升工程。深入开展“农民工法律援助五拓行动”,已受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2742件。(三)实施普法为民工程。开展宪法宣传周集体宣誓,组织《民法典》宣传教育“十进”活动2600余场次,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开展市级普法责任主体履职评议活动。在全市农村实施“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培育工程。推动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完善法治副校长配备和管理,在全省法治副校长推进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滨州市法治政府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乡镇(街道)基层法治政府建设力度不够、法治保障能力不足,重大行政决策规范管理有待继续深化、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执法监管力度需进一步加大、法治宣传教育针对性和精准性不够、矛盾纠纷化解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下一步,滨州市将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问题导向,下大力气推动法治政府建设重点难点问题解决,护航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一)进一步完善党领导法治建设体制机制。进一步规范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各协调小组工作规则,推动各协调小组对领域内法治建设重点难点问题及时研究解决。落实党委巡察和法治督察结合机制,强化督察问题整改,全面压实“第一责任人”职责。(二)进一步提升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规范化水平。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向党委请示报告制度,建立重大行政决策档案管理规范。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按照省级部署,及时下放行政执法事项,下放行政执法编制,实现执法重心和力量下移。(三)进一步推动基层法治政府建设。全面落实《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开展法治建设“强基工程”。加大培训力度,开展合法性审查、行政执法等专项培训,提高基层法治队伍能力水平。强化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持续实施乡村“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实现政府主导普法向社会化普法转变,提高普法针对性。(四)进一步加强法治队伍力量。加强调解组织队伍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进一步激发律师、人民调解员、法律服务志愿者参与矛盾纠纷的积极性,构建大调解格局。加强公职律师申报和培育,注重选拔使用法律功底扎实、业务能力突出的干部。探索法治人才培养储备机制,强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治培训,提高执法水平。滨州市人民政府2022年1月13日
山东滨州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沾化区古城镇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12-30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沾化区下河乡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12-30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沾化区海防办事处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12-30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沾化区黄升镇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12-30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沾化区泊头镇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12-30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博兴县湖滨镇柳桥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拆旧安置实施方案的批复
2024-12-24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惠民县辛店镇三堡联村等2联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拆旧实施方案的批复
2024-11-11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滨州市滨城区GY01(工业)-02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
2024-07-11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滨城区秦皇台乡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07-03

工业企业选址
-
工业用地信息
-
现成厂房租金
-
仓库冻库租购
-
招商引资政策

商务咨询服务
-
注册公司选址
-
产业政策匹配
-
法律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