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统计局关于转发《山东省统计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批发零售领域分散市场主体升规纳统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政策
发布部门:滨州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2日 政策文号:滨统字〔2021〕17号 有效性:政策是否有效未知,请慎用
各市统计局:近年来,我省积极推动批发零售领域分散市场主体升规纳统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和成效。为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升批发零售领域单位升规纳统工作质量,客观真实反映消费市场发展新成效,现将有关事项工作通知如下。一、强化机制建设,形成工作合力批发零售领域市场主体点多面广、经营分散,多种业态紧密融合,是全省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全省各地积极扩大消费,形成了一大批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形式的消费模式,为统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做好批发零售领域分散市场主体升规纳统工作是当前全省统计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市统计局要高度重视分散市场主体升规纳统工作的重要性,认真研究消费市场主体发展变化特征,以发展壮大消费市场为根本目的,以及时全面做好升规纳统工作为落脚点,科学谋划分散市场主体工作机制,强化政府主导推动,及时解决工作开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强化与财政、税务、商务、工信、农业、市场监管、行政审批等部门和有关行业协会的密切协作,共同推进分散市场主体发现、培育、服务、纳统等各项工作;强化统计部门的主体责任,深入基层加强调研,全面掌握各类分散市场主体总体情况,建立工作协调配合机制,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调的工作合力,扎实有序推进升规纳统工作。二、聚焦统计制度,破解症结难点(一)破解涉农分散市场主体底数不清的问题。充分利用统计系统名录库和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库,以及行业主管部门行政记录资料,对本地区商品交易市场、电商平台、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大个体等涉农单位,进行全面梳理摸排,摸清本地涉农市场主体底数。(二)破解涉农特色优势产业主体入库难的问题。根据本地特色涉农产业,结合梳理摸排出的涉农市场主体名单,选取一批达到一定规模、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重点涉农企业,及时推送至行业主管部门,为制定精准扶持政策提供建议。定期做好重点企业的统计监测,对达到规模标准且符合条件的,第一时间纳入统计范围。(三)破解农民专业合作社单位性质认定难的问题。对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制度的农商联营等模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据国家统计局印发的《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批发和零售业统计报表制度》等有关规定,确定单位性质后进行入库纳统。(四)破解免税涉农单位不能反应实际经营情况的问题。对免税涉农单位,以及涉农电商等缺少《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或《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无法反应实际经营情况的涉农商贸企业,按照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关于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提供补充材料的工作要求》进行入库纳统。(五)破解限额以上涉农商贸个体户纳统难的问题。对实际经营规模达到限额标准的批发零售业个体经营户,根据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2021年年度个体审批工作说明》相关规定,在提交连续3个月的经营情况表等证明材料后即可纳统。三、统一思想认识,加快工作推进(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职责任务。要充分认识涉农分散市场主体升规纳统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思想上再认识、再深化,措施上再部署、再落实。要把此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协调,密切合作配合,将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二)坚持依法依规,确保规范纳统。要严把涉农企业升规纳统入口关,严格审核各项资料,坚决杜绝“带病入库”。要建立定期核查机制,对新纳统、新成立或有意向纳入统计范围的涉农企业,定期核查原始销售凭证、统计台账、银行流水等基础资料,确保入库纳统工作质量。(三)注重示范引领,强化辐射带动。结合本地实际,主动探索涉农企业升规纳统新模式。前期,潍坊市在单位纳统、产业培育、经验推广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总结了一些可行做法,取得了明显成效。各地可借鉴潍坊经验(见附件),进行再探索、再论证、再实践,总结提炼成功经验和典型范例,蹚出一条涉农经济升规纳统的新路子。(四)明确时间节点,有序推进落实。各地在11月30日前,报送本地涉农特色优势产业和优质潜力单位名单,同时报送2家以上涉农产业纳统重点单位。12月28日前,在2021年度调查单位市级审核确认工作结束后1个工作日内,报送本地区涉农市场主体升规纳统工作推进情况和2021年月度及年度纳入的涉农市场主体单位名单。联系人:朱艳阳0531-86197947邮箱:zhuyanyang@shandong.cn附件:潍坊市花卉市场升规纳统创新做法经验介绍山东省统计局2021年9月30日附件潍坊市花卉市场升规纳统创新做法经验介绍农业是潍坊市传统优势产业,素有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之称。“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曾得到习总书记点赞。2020年,潍坊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寿光蔬菜、青州花卉、寒亭瓜果、安丘姜蒜等一批交易额过百亿元的农产品市场不断涌现,但是由于其经营模式的特殊性,纳入限上贸易统计的涉农单位却很少,不能准确反映当地农产品贸易的繁荣气象。省委书记刘家义在潍坊调研时,也关注到这一问题。按照省委主要领导指示和省统计局部署安排,潍坊市局以青州市花卉产业为突破口,开展涉农产业升规纳统工作试点。我们坚持问题导向,通过细致的摸排调研,找准制约纳统瓶颈,分类施策,初步摸索出一条涉农产业纳统新路子,主要做法:一、抽丝剥茧,找准涉农产业升规纳统症结难点受税收政策、企业身份以及生产组织、销售模式等因素影响,涉农企业严格按照现有统计制度要求纳统有一定难度。以青州花卉为例,全市花卉种植面积9万亩,花卉生产专业村136个,从业人员15万人,涉花产业总规模达110亿元。有花卉种植、销售、物流、专用材料生产制造等多种业态,活跃着种植大户、合作社、专业市场、电商、制造企业等各类经济载体,且种植、生产、销售、服务等业态紧密融合、交织在一起。据推算,110亿元的涉花产业中,种植业约26亿元,是一产;花肥基质、棚膜卷帘、温控设备制造、鲜花制品加工等约36亿元,是二产;花卉购销、资材销售、花卉电商等行业,营业收入约48亿元,这其中约有60%的经营主体从事与花卉产业相关的购销业务活动,具有典型的商贸流通特点,可以纳入限上统计,但在实际工作中,升规纳统却存在瓶颈制约。一是“身份”界定不准,忽视了纳统。多数花卉生产经营活动具有销售与简单加工的特征,属于农商联营模式。一类是购进后在自有花卉种植基地上培育、造型后再出售,另一类是外购后在市场上简单加工后外销,都因是涉农企业,往往直接归类为农业生产行为,计入一产而忽视贸易纳统。二是纳税平台数据达不到纳统标准,纳不进来。花卉生产免税,加之大量交易不开票、不报税,导致报税平台的营业收入远低于实际交易额,单凭纳税交易额无法达到纳统门槛。三是花卉贸易市场多为散户经营,统不出来。花卉市场“形聚神散”,市场主办方对市场内的业户仅负责收取物业费、摊位费、管理费等,缺少数据管理职能,市场交易量无人管理、无人统计,更无相应的财务制度和统计台账,无法纳统。青州市的两大花卉市场年交易额达20亿元以上,但因无人管理无法纳统。四是企业纳统积极性不高,不想纳统。企业纳统入库后,需要有专门的人员核算交易量、按月报送各类报表,增加了人力成本,还面临各类检查等,部分企业纳统意愿不强。基于上述原因,在纳统试点之初,青州市曾尝试对花卉企业进行主辅业剥离、拉长企业生产链条、进行商企再注册等方法,都遭到了企业的抵触,花卉单位纳统一度陷入困境。二、统筹推进,破解涉农产业升规纳统瓶颈我们经过反复研究推敲国家统计制度的内涵和外延,结合贸易单位经营现状,最终确定把农业合作社、经济人、市场经营主体、大个体和电商作为纳统重点。青州市在实际操作中突出了“四个坚持”:(一)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解决纳统问题,必须依靠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试点之初,青州市政府牵头成立花卉产业纳统工作专班,将花卉局、统计局、商务局、行政审批局、税务局、财政局、属地镇街等纳入专班,各负其责。花卉局作为业务主管部门,负责论证出台扶持政策,提供纳统企业底册,统筹纳统工作;统计局负责业务指导,包括提供纳统标准、纳统条件和纳统依据,并进行培训指导等;税务局负责纳统企业的税务登记、税收政策解读、税收数据提供等;行政审批局负责开通注册办证快速通道;财政局负责扶持资金拨付;乡镇、街道负责辖区内纳统企业群众工作。各部门联动协作,形成了强大工作合力。专班先后组织调研走访花卉市场主体100多个,多次牵头组织召开纳统工作专题会议,研究纳统工作,谋划推进方案,为纳统打下了基础。(二)坚持依法依规,规范纳统。现行国家统计制度规定,企业纳统必须严格遵循三个原则:一是纳统单位必须符合统计制度规定;二是必须要建立企业会计制度,能独立报送统计报表;三是会计账不能全面反映的数据,必须要有统计台账、业务量清单、银行流水、转账记录等辅助材料支撑,做到数出有据。为此,花卉纳统试点工作必须在现有国家统计制度框架内进行,青州市针对筛选出的纳统对象,重点在培育市场销售主体、组建注册公司、建立会计账目、健全统计台账、做好数据收集服务等环节加大工作力度,确保规范纳统。(三)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施策。青州市在花卉纳统试点中,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施策,解决问题。一是科学认定花卉单位性质,解决合作社的问题。合理评估农业合作社的收入结构,按经营收入占比确定纳统身份。将贸易营业收入占比高、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营业范围中有销售、纳统意愿积极、单位管理规范的申报纳统。目前共纳统5家,年交易额均在5000万元以上。二是积极引导,解决大个体的问题。对于实际经营规模达到限额标准的个体户,提交连续3个月的经营情况表等证明材料后进行纳统。青州市梳理筛选花卉交易及花卉资材销售个体户,规范其中花卉大个体的账目,引导其以个体户身份纳入统计。目前已有20家纳统入库,年交易额约5亿元。三是进行企业化运营,解决交易市场管理松散的问题。引导市场主办单位成立公司,在管理物业的同时,赋予管理数据的职能,为市场内单位统一提供发票、进行品牌推广、对外承揽业务、销售数据收集汇总等。有2家市场主体通过注册企业纳统入库,年产生交易额约达10亿元。四是扶持规范,解决花卉经纪人的问题。经纪人是花卉贸易中最活跃的主体。他们有做大做强、依法规范的意愿,有提高知名度、扩大投标话语权的需求。青州市选择规模大、带动力强、思维新的花卉经纪人,联合辐射片区的花卉大户,组建并注册成立花卉销售公司,规范经营行为,建立健全财务账目,规范统计数据收集渠道。目前有8家公司已纳统,年产生交易额4亿多元。五是培育孵化,解决当地电商企业少的问题。花卉电商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和潜力,但是在当地注册的花卉电商却很少。青州市以鞓红花卉职业培训学校的花卉职业技能培训为纽带,建立健全花卉电商底册;建设花卉产业大数据平台和抖音、快手官方花卉云仓;出台扶持政策对花卉电商进行孵化培育,引导开展业务的电商在当地注册。目前,青州已培育10家企业入库纳统,抖音官方团队运作的花卉电商已在青州登记注册。六是实事求是,解决免税涉农单位纳统问题。对于实际交易达到限额标准,但由于免税等政策原因导致无法提供纳税申报表或者纳税申报表中销售额不达限的企业,通过提交相关数据支撑材料进行纳统,解决了免税涉农单位、电商等达限单位纳统问题。(四)坚持着眼长远,确保高质量纳统。首先是把好纳统企业入口关。坚持依法依规、实事求是,严格审核入库纳统企业的各项资料,切实做到不“带病入库”,确保企业入库纳统工作质量。其次是解决新纳统企业不会统计的问题。主管部门针对新注册企业缺少统计人员,不懂统计业务的实际,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聘请专业财务人员与新纳统企业签订聘任合同,作为新纳统企业兼职统计员,负责数据采集、凭证梳理、台账建立和各项数据指标的联网直报等工作,确定三年过渡期,引导新纳统企业统计走向正轨,三年后的统计工作交由企业自主规范完成。第三是指导企业建立统计台账。涉农企业纳统难,取数难,针对农业贸易特点,以企业财务账为基础,通过梳理购销合同、银行流水、支付宝和微信转账记录等原始票据,建立能够反映真实经营状况的统计台账,确保企业统计数据真实可靠,经得起检验。三、以点带面,推动涉农产业升规纳统工作全面展开青州花卉产业纳统取得一定成效和经验后,我们将其经验做法推广到全市涉农产业领域,确定在寿光蔬菜、昌邑苗木、安丘姜蒜、昌乐西瓜、寒亭瓜果、潍城萝卜、诸城茶叶等重点领域有序推开。相关产业纳统工作,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比如,寿光市,围绕蔬菜加工、流通、交易环节,对全市蔬菜单位全面摸底,组织推动规模较大蔬菜合作社转化为蔬菜贸易公司。截止目前,寿光市筛选培育经营稳定、成长性好的蔬菜单位15家,推动注册成立蔬菜贸易公司25家,预计年底有28家可达限纳统,可年增销售额30亿元左右。又如,寒亭区,对辖区内农业合作社、农业销售公司等进行全面摸排,推动“郭”牌和“开轩”两大知名西瓜品牌注册贸易公司,纳统工作正在推进。仅“郭”牌西瓜一家年销售额就达10亿元以上,其中网上交易额6亿元以上。再如,昌乐县,对全县600余家蔬菜贸易单位进行了梳理,准备对蔬菜贸易单位进行整合,由业务相近的单位组建注册新公司,目前正在乔官镇试点。其他县(市)区也初步摸清了当地涉农产业经营底数、掌握了经营业户状况,对涉农产业升规纳统工作进行了专项安排部署。据初步估算,仅涉农产业纳统一项,全市可新增限上贸易企业75家,全年拉动批发业、零售业分别增长3个和6个百分点以上,拉动社零额增长约6个百分点。

山东滨州产业园区

山东滨州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山东滨州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