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滨州市市场监管系统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已废止)
政策
发布部门:滨州市滨州市场监管局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29日
有效性:政策是否有效未知,请慎用
为支撑,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互联网+监管”、信用监管联动协同,提升事中事后监管精准化水平。第六条市县两级市场监管部门通过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信息化系统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东)协同监管门户,参考省市场监管局共享的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实施差异化监管。第二章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第七条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遵循科学合理、客观公正、内部评价、分类实施、协同运用的原则,企业信用分类结果不对外公布,仅作为政府部门实施市场监管执法的参考,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八条市场监管系统企业信用风险分类使用的数据为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东)、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和“互联网+监管”系统等归集的各类涉企信息,包括企业登记注册信息、行政许可信息、生产经营信息、监管行为信息、抽查检查结果信息、投诉举报信息、经营异常名录和各类“黑名单”信息、舆情信息、第三方平台信息等。第九条企业信用风险分类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判定相结合的原则,从企业属性、登记许可、年报公示、合规信息、舆情关联、关联企业、经营能力等7个维度,进一步细化二级、三级指标项,运用既往监管结果信息进行验证后,确定指标体系及权重。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及权重实行动态管理。第十条基于涉企信息数据,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由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信息化系统对企业仍在影响期内的信息分析后,自动对企业赋分。根据不同的得分区间,结合定性判定规则,将企业按风险等级由低到高划分为A、B、C、D、E五类。第十一条基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指标体系,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对企业信用风险状况的自动分类、动态更新。第十二条下列信息,不作为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的依据:(一)超出法定公示期间不再公示的信息;(二)被撤销或被确认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信息;(三)发生变更的具体行政行为,其中变更前的信息;(四)部分撤销的具体行政行为,其中撤销部分的信息;(五)其他影响分类的信息被相关机构认定为误判、错误、笔误等与真实情况有偏差的;(六)其他依法依规不应作为分类依据的信息。第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会判定为A类企业:(一)成立不满一年的;(二)过去一年存在行政处罚、经营异常名录、“黑名单”、股权冻结、欠税走逃纳税人、提供虚假材料、违反告知承诺制等任何不良信息的;(三)上一次判定为D类或E类企业的。第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考虑得分,直接判定为E类企业:(一)被列入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各类“黑名单”的;(二)被依法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营业执照或许可证的;(三)“互联网+监管”系统推送的E类企业;(四)在行政执法工作中,不予配合情节严重的;(五)在近三年“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专项检查、投诉举报核查、大数据监测、舆情监测等监管中,被发现存在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严重失信行为的。第十五条食品、工业产品等特殊领域,市局相关业务科室可参考本办法,结合该领域监管实际,在省局体系基础上,探索构建专项信用风险分类模型,制定市场监管特定领域和特定监管事项的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办法。第三章差异化监管第十六条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主动获取本行政区域内企业的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建立健全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相适应的监管机制,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监管等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有机结合,提升信用监管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第十七条可采取下列措施优化A类企业监管:(一)企业全面自治为主,除投诉举报、大数据监测、专项检查、案件线索转办交办外,不主动实施现场检查;(二)大幅降低“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比例和频次,被随机抽中的,可采取书面检查、网络监测等非现场检查措施;(三)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对监管中发现企业存在符合《山东省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或《滨州市企业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首错免罚清单(2020年版)》(以下简称“两个清单”)情形违法行为的,依法免予行政处罚。第十八条可采取下列措施优化B类企业监管:(一)实行适度宽松的监管,简化监管方式,适当降低监管频率,不定期开展大数据监测;(二)适当降低“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比例和频次,被随机抽中的,可采取书面检查措施;(三)在监管中发现企业存在没有造成社会危害的轻微违法行为,除依照《行政处罚法》《“两个清单”》等规定处理外,还应对企业加强行政指导,企业逾期不改正违法行为的,降为C类企业。第十九条可采取下列措施对C类企业进行监管:(一)实行常规监管,保持正常监管频率,定期开展大数据监测;(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按正常比例和频次抽取,被随机抽中的,实行现场检查;(三)在监管中发现企业存在没有造成社会危害的轻微违法行为,除依照《行政处罚法》《“两个清单”》等规定处理外,还应指导企业作出信用承诺,企业逾期不改正违法行为或者违反信用承诺的,降为D类企业。第二十条可采取下列措施强化D类企业监管:(一)实行重点监管,提高监管频率;列为重点监测对象,定期不定期开展大数据监测;(二)适当提高“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比例和频次,被随机抽中的,实行现场检查;(三)开展专项整治时列入重点关注对象,对监管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处罚。第二十一条可采取下列措施强化E类企业严管:(一)实行严格监管,大幅提高监管频率;列为重点监测对象,定期不定期开展大数据监测,增加监测次数;(二)大幅度提高“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比例和频次,被随机抽中的,严格实行现场检查等全方位检查;(三)开展专项整治时列入重点整治对象,对监管中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依法处罚。第四章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联动第二十二条推动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互联网+监管”、大数据分析联动,加强对企业信用信息和信用风险分类结果的分析应用,强化对D类企业和E类企业的分析预警,提高信用监管针对性。第二十三条依据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状况与企业违法违规风险之间的正相关原理,实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企业违法违规风险分析联动,加强企业违法违规的风险监测、分析预警、风险处置和跟踪反馈工作,提升信用监管科学性。第二十四条重视发挥行业协会、新闻媒体、互联网平台、有资质的信用服务机构等第三方机构和信用管理领域专家学者的作用,支持鼓励其参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推进社会共治。第五章数据安全与责任追究第二十五条市县两级市场监管部门与参与工作的第三方机构签订保密协议,加强对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安全、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等信息的保护,防止失密泄密和侵犯个人隐私,确保数据安全和信息安全。第二十六条市场监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过程中,利用工作之便篡改、虚构、删除、泄露相关信息,情节严重或造成不良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第二十七条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以营利为目的非法批量获取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数据,对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信息化系统运行产生不良影响的,或非法篡改、虚构、删除、泄露相关信息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二十八条本办法由滨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第二十九条本办法自2020年10月30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2年10月31日。政策解读|图文解读《滨州市市场监管系统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办法(试行)》解读
山东滨州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沾化区古城镇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12-30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沾化区下河乡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12-30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沾化区海防办事处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12-30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沾化区黄升镇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12-30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沾化区泊头镇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12-30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博兴县湖滨镇柳桥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拆旧安置实施方案的批复
2024-12-24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惠民县辛店镇三堡联村等2联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拆旧实施方案的批复
2024-11-11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滨州市滨城区GY01(工业)-02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
2024-07-11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滨城区秦皇台乡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07-03
山东滨州产业园区
-
滨州工业园
山东-滨州-滨城区
-
滨州工业园区
山东-滨州-滨城区
-
滨州华盟汽车产业园
山东-滨州-滨城区
-
滨州市滨城区尚集现代农业示范园
山东-滨州-滨城区
-
滨州市滨新文化产业园
山东-滨州-博兴县
-
滨州市沾化区鼎丰农业产业园
山东-滨州-沾化区
山东滨州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山东滨州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