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产业园区
-
滨州工业园
山东-滨州-滨城区
-
滨州工业园区
山东-滨州-滨城区
-
滨州华盟汽车产业园
山东-滨州-滨城区
-
滨州市滨城区尚集现代农业示范园
山东-滨州-滨城区
-
滨州市滨新文化产业园
山东-滨州-博兴县
-
滨州市沾化区鼎丰农业产业园
山东-滨州-沾化区
山东滨州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山东滨州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山东滨州关于推进今冬明春林水会战提档升级工作的实施意见
政策
发布部门:信息补充中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16日
有效性:政策是否有效未知,请慎用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市属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事业单位,市属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中央、省驻滨各单位:为全面提升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林水会战“提档升级”的决策部署,在连续十年林水会战的基础上,今冬明春继续深入推进林水会战工程建设,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提档升级”的总要求,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为目标,以“六水六绿三载体”建设为重点,整合全市山水林田路资源,不断提高林水会战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努力实现由“完任务向干事业”“做局部向美整体”“求总量向重质量”的三个转变,以林水会战为统领加快全市现代农业提档升级,进一步擦亮“粮丰林茂、北国江南”建设品牌,为全面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小康滨州增光添彩。二、任务目标和重点工程(一)水利建设。围绕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重点实施节水增效、饮水提升、蓄水增容、清河护水、生态保水、改革管水六大水利工程,实现农田灌溉由大水漫灌向高效节水和水肥一体化转变、农村供水由面上覆盖向规模化提升转变、河道水系由传统清淤整治向生态化综合治理转变、工程建设由“以建为主”向“建管并重”转变,达到“耕地灌区化、灌区节水化、节水长效化、环境生态化”的建设目标。今冬明春清淤治理河道168.4公里、骨干沟渠838.4公里,新增小型节水灌溉面积30.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2平方公里,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惠及人口52.6万人。1.节水增效工程。继续大力推广阳信金阳小型节水灌溉模式,新建小型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7.4万亩,其中阳信县13万亩、博兴县0.2万亩、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3.9万亩、高新区0.1万亩、北海经济开发区0.2万亩。完成113个贫困村庄13.3万亩农田的节水灌溉任务,其中滨城区1.1万亩、惠民县7万亩、无棣县2.1万亩、博兴县2.6万亩、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0.3万亩、高新区0.2万亩。到2017年底,实现贫困村节水灌溉全覆盖。以经济作物为主,因地制宜发展喷灌、微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重点扶持种植大户、农业园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打造一批水肥一体化示范片区。抓好阳信县、博兴县2个省级项目片区、9个市级项目片区建设,各新增水肥一体化面积3500亩。实施小开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衬砌渠道19.8公里。2.饮水提升工程。在邹平县、沾化区、惠民县分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城乡供水管线提升改造、农村饮水水质提升工程,惠及人口52.6万人。推进全市城乡供水水质检测中心建设,年底达到106项水质指标检测能力。3.蓄水增容工程。实施无棣埕口水库增容衬砌、博兴官闫水库扩建、高新区西截渗河条形水库建设项目,分别新增蓄水能力1378万立方米、22.3万立方米、20万立方米。4.清河护水工程。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为抓手,整治乱占乱建、乱围乱堵、乱采乱挖、乱倒乱排等“八乱”行为,年底前清理违法事项2620处、违章建筑352万平方米,建立良好的河湖管理秩序,实现河湖畅通、堤岸整洁、水面清洁的任务目标。加大骨干沟渠清淤力度,以小开河灌区沉沙池、簸箕李灌区为重点,清淤骨干沟渠838.4公里。加强河道清淤治理,实施邹平县孝妇河综合整治,完成治理长度6.2公里;实施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南环河西段治理,完成治理长度4.7公里。重点实施廿里堡闸除险加固,沾化区徒骇河水毁建筑物、惠民县蔡家桥等22处水毁工程和危旧桥闸维修改造项目,实施北海经济开发区三河口挡潮蓄水闸新建项目,有效提升河道行洪防洪减灾能力和雨洪水资源利用能力。5.生态保水工程。继续加大生态水系工程建设力度,打造生态灌区、生态水库、生态河道新品牌。实施沾化区徒骇河生态水系治理、思源湖水源地保护及邹平县黛溪南湖治理等项目。推进小开河湿地争创国家级湿地公园,实施综合治理157.4公里。加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实施滨城区高速路风沙片治理、沾化区富国片区水土保持治理等工程,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4.2平方公里。6.改革管水工程。全面落实《滨州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加强分类指导,2017年底每县(区)建成1-2处规模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片区,全市完成改革面积73万亩,2018年完成50万亩的改革目标,实现农业节水和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积极推进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和运行管护机制创新,在建成的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逐步落实“两证一书一台账”管理制度,明晰工程产权和管理使用权。建立工程运行维护经费投入和激励机制,调动社会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管理的积极性,确保工程有人建、有人管,扭转“重建轻管”局面。(二)林业生产。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重点实施“通道连绿、水系扩绿、村庄兴绿、林下透绿、湿地添绿、产业富绿”六大绿色工程。今冬明春完成合格造林25万亩,其中滨城区2.9万亩、沾化区4.1万亩、惠民县3.5万亩、阳信县3万亩、无棣县3.7万亩、博兴县3.1万亩、邹平县3.2万亩、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0.5万亩、高新区0.5万亩、北海经济开发区0.5万亩;全面完成营造(封育)柽柳林3万亩,其中:沾化区、无棣县、北海经济开发区各1万亩;完成道路绿化880公里、水系绿化440公里,实施村庄绿化280个;新建农田林网20万亩;发展林下经济4万亩;新建规模化经济林2万亩,冬枣、鸭梨经济林保险投保面积3万亩。规划建设湿地公园4处,其中国家级2处、省级2处。1.通道连绿工程。按照“高标准、精品化”原则,继续进行道路绿化880公里。2018年底前全面完成长深高速、荣乌高速、滨德高速、205国道(含改线部分)、220国道、新大济路、庆淄路、滨孤路、疏港路、潍高路、滨海大道(滨海快速通道)、新滨博大道、滨阳大道等干线道路高标准绿化提升工程。2.水系扩绿工程。沿河流干渠等水体两侧,营造绿化林带,总长度440公里。沿黄河、小清河、徒骇河等重点河流、干渠,建设完善水系森林生态廊道,环绕天然湖泊和大型水库,建设生态防护林带,改善水源地生态环境。3.村庄兴绿工程。建设围村林,实施街道绿化,村内四旁、废弃宅基地见缝插绿,完成280个村庄的绿化任务。其中:滨城区32个、沾化区42个、惠民县52个、阳信县32个、无棣县42个、博兴县32个、邹平县36个、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4个、高新区4个、北海经济开发区4个。借鉴邹平县的经验做法,鼓励开展村庄连片绿化。4.林下透绿工程。重点培育连片面积在200亩以上且有发展特色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发挥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林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高速公路、铁路两侧绿化带、生态林场和其他森林资源为载体,发展林畜、林苗、林药、林菌、林蝉等林下经济4万亩。其中:滨城区0.3万亩、沾化区0.4万亩、惠民县0.9万亩、阳信县0.5万亩、无棣县0.75万亩、博兴县0.45万亩、邹平县0.55万亩、高新区0.15万亩。鼓励和引导涉林企业、专业合作组织、造林大户等实施林下经济循环复合经营模式,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一体的产业路子,形成林下经济发展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5.湿地添绿工程。完善湿地公园基础设施,提高管护能力,科学开展水系疏浚、生态补水、污染控制、植被恢复、栖息地生境恢复保护等工作。启动建设山东滨州小开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提升完善阳信白杨河省级湿地公园,规划建设滨城北海省级湿地公园、秦口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6.产业富绿工程。新建规模化经济林2万亩。其中:滨城区0.1万亩、沾化区0.5万亩、惠民县0.3万亩、阳信县0.2万亩、无棣县0.56万亩、博兴县0.1万亩、邹平县0.2万亩、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0.02万亩、高新区0.01万亩、北海经济开发区0.01万亩。冬枣、鸭梨经济林保险投保面积3万亩。其中:沾化区2.0万亩、阳信县0.5万亩、无棣县0.5万亩。(三)载体建设。以高标准方田、现代农业园区和畜牧水产千亿级产业集群三大载体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新六产、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承载力,加快现代农业提档升级的步伐。1.高标准方田建设。按照“耕地灌区化、灌区节水化、节水长效化,环境生态化”的目标,统筹国土资源、水利、农业、农业开发等部门资源力量,建设“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国土资源部门重点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7.13万亩,其中滨城区0.32万亩、沾化区1.11万亩、惠民县1.38万亩、阳信县0.79万亩、无棣县1.1万亩、博兴县1.12万亩、高新区0.68万亩、北海经济开发区0.63万亩。发改、农业部门重点实施千亿斤粮食项目6万亩,其中阳信县3万亩、博兴县3万亩。水利部门重点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11.5万亩,其中沾化区2.2万亩、惠民县2.0万亩、阳信县2.4万亩、博兴县2.5万亩、邹平县2.4万亩;新建水利市级方田1.3万亩,实现沟渠路林桥涵闸综合配套;对易涝低洼地带农田渠系实施清淤整治,完成涝洼地片治理面积1.2万亩。农业开发部门实施土地治理项目15个,建设高标准方田9.015万亩,其中滨城区1.1万亩、沾化区1.2万亩、惠民县1.5万亩、阳信县1.23万亩、无棣县1.25万亩、博兴县1.5万亩、邹平县1.235万亩。2.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进国家、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引领示范作用。加强沿黄15个乡镇(街道)的示范建设,积极组织申报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力争完成年度投融资6亿元的任务目标。按照“六高六化六有”的要求,重点推动133家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初加工、新产品开发、品牌创建、市场开拓、互联网应用等方面提档升级。3.畜牧、水产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畜牧产业方面,突出项目带动,抓好肉牛、生猪、肉禽等优势产业发展,扩大“粮改饲”种植面积,壮大规模养殖,创建优质品牌,增加绿色优质畜产品供给。2017年完成畜牧及相关产业产值788亿元,2018年实现产值836亿元。水产产业方面,大力推动全市“海上粮仓”建设,以渔业养殖池塘标准化提升改造和现代化水产种业建设为抓手,推动沿海高效生态渔业产业带和沿黄高效健康渔业产业带开发,完成5万亩海淡水标准化池塘改造,建设50万亩海洋牧场。2017年完成渔业总产值147亿元,2018年完成渔业总产值154亿元。同时,充分挖掘我市南部农业龙头企业实力强、北部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做好农业南北融合文章,引导南部企业到北部县(区)进行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经营,打造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升级版”。重点发挥好中裕、香驰、鸿安、博华和鑫诚等农业重点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政策支持,引导企业向产业链条的两端延伸,发展基地带动农户增收,优质产品占领高端市场。三、提档建设标准(一)水利建设实施要求。水利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市制定的有关规范标准和批复的项目实施方案或施工图组织实施,并按期通过工程验收。节水灌溉要依托河道、渠道及小水源工程,实施小单元、分散式管道化节水工程,建设潜水电泵田间管道输水工程,缩短灌溉周期,降低灌溉成本。开展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项目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85以上,灌溉用水计量设施配套率达到100%。(二)林业建设实施要求1.造林技术要求(1)主要造林模式。打破传统的单一树种造林模式,营造多树种混交造林。(2)造林树种。本着适地适树、突出地域特色的原则选择绿化树种,确保乡土树种与引进树种、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和谐搭配。(3)绿化苗木。常绿树种树高2米以上,花灌木地径5厘米以上,大乔木树种胸径5厘米以上。(4)整地栽植。清理地上附着物,全面整平土地,地形比较复杂的地段,可分段整平。重盐碱地段要采取土方工程,改善土壤条件后造林。土地整平后挖40-60厘米见方的树穴进行栽植。(5)栽后管护。苗木栽植后应及时浇水,要浇足浇透,栽植当年浇水不少于5次。适时开展病虫防治、除草、浇水、施肥、抹芽等抚育工作,对死亡苗木进行补植。对黑松等常绿树种要及时喷水保湿。2.具体项目标准(1)通道连绿工程建设标准。高速路单侧林带宽度不低于150米,国省道、铁路单侧林带宽度不低于100米,县乡路单侧林带宽度不低于50米,村级路单侧林带宽度不低于30米。骨干道路在与外市交界处、出入口等重要节点,要突出园林式绿化,做好树种的搭配。(2)水系扩绿工程建设标准。大型河流、干渠单侧林带宽度不低于100米,一般河流、支渠单侧林带宽度不低于50米,小型河流、斗渠单侧林带宽度不低于30米。(3)村庄兴绿工程建设标准。围村林平均宽度不低于30米,进村道路、村内主要街道两侧各栽植行道树1-3行,合理搭配花草、灌木,立体配置。村内80%的农户庭院实现绿化,宜绿化面积90%以上植树种花,村庄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0%。(4)林下透绿工程建设标准。对新栽植或栽植2年左右的高速公路、铁路两侧绿化带内林下空间主要以发展林药、林菜和种植低杆小杂粮为主,对已郁闭的林下提倡以发展林菌为主,郁闭度高的林下重点发展林蝉和林下养殖等。(5)湿地添绿工程建设标准。按规划实施水系疏浚、生态补水、植被栽植恢复、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科研监测等工程,湿地内重点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水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形成良性有效循环。(6)产业富绿工程建设标准。规模化经济林应连片栽植经济林面积达到5亩以上,栽植密度每亩55—110棵,经济林苗木苗高1米以上,嫁接部位以上5公分处苗径达到1公分以上,无病虫害和机械伤害。(三)高标准方田建设标准。通过项目的实施,实现农田成方,集中连片;灌排配套,设施先进;道路畅通,设计规范;土地平整,土壤肥沃;林网适宜,生态良好;科学种植,产业明显;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管理严格,运行顺畅;与现代农业和生产方式相适应。四、项目管理(一)重点工作管理。市林水会战指挥部对项目工程实行宏观管理。10月份全面启动林水会战项目工程建设;11月份现场督导推进;12月份组织秋冬林水会战观摩考核会议;2018年2月份启动春季林水会战;3月份现场督导推进;5月份组织现场观摩、考核评比,综合评价县(区)林水会战工作;10月份组织全市林水会战工作会议,总结本年度林水会战情况,启动下年度项目工程建设。市委农工办、市林水会战指挥部办公室牵头做好综合协调、观摩推进、督导考核等工作,市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农业开发等部门做好工程项目的业务指导、建设管理等工作。(二)重点奖补项目管理。项目工程建设由部门进行规范化管理。市林水会战指挥部办公室会同市水利、林业等部门组织制定年度重点项目实施方案,各县(区)依据实施方案施工建设。工程建设完成后,县(区)负责初验,市林水会战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组考核验收,依据考核结果,结合全市督导评价情况确定县(区)评分和名次,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进行项目奖补。五、保障措施(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坚持把林水会战提档升级作为统筹“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将林水会战纳入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作为全市科学发展观摩会议的重点观摩内容。各级主要负责同志作为林水会战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调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分管负责同志作为直接责任人要全力以赴、靠前指挥。重新调整充实各级林水会战指挥部,抽调骨干力量,集中精力抓好各项工作。要加强督导,围绕关键节点、重点环节和重大问题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及时发现存在的突出问题,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将每项工程建设任务落到实处。(二)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市、县两级要充分利用现有资金渠道,进一步加大林水会战投入力度,各部门要研究林水会战融资途径和办法,切实解决建设资金匮乏难题。要认真研究上级扶持政策,争取更多资金和项目用于林水会战。要树立大局观念,统筹规划项目建设,整合资金捆绑使用,使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要引导企业、群众算好生态账、经济账、发展账,实行“谁投入谁受益、谁经营谁得利”,使林水会战真正成为基层群众的自觉行动。(三)严格标准,保证质量。始终把质量放在首位,努力建设精品工程,确保会战项目高标准建设、长期收益。重点项目建设要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严格按照项目公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法人终身负责制“五制”要求,严格把关,落实到人。(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全面总结十年会战经验,持续深入宣传取得的成效。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多形式、全方位、多视角地宣传林水会战提档升级工作;滨州电视台、滨州日报要开设专栏,及时刊发、播报会战工程建设情况。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参与林水会战提档升级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更加浓厚的会战氛围。滨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10月11日(此件公开发布)
山东滨州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沾化区古城镇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12-30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沾化区下河乡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12-30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沾化区海防办事处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12-30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沾化区黄升镇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12-30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沾化区泊头镇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12-30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博兴县湖滨镇柳桥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拆旧安置实施方案的批复
2024-12-24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惠民县辛店镇三堡联村等2联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拆旧实施方案的批复
2024-11-11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滨州市滨城区GY01(工业)-02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
2024-07-11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滨城区秦皇台乡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07-03

工业企业选址
-
工业用地信息
-
现成厂房租金
-
仓库冻库租购
-
招商引资政策

商务咨询服务
-
注册公司选址
-
产业政策匹配
-
法律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