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产业园区

山东滨州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山东滨州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山东滨州关于加强用水总量控制管理的通知

政策
发布部门:信息补充中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7日 有效性:政策是否有效未知,请慎用
各县(区)人民政府,滨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北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事业单位,市属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中央、省驻滨各单位:《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将于2011年1月1日起实施。为加强我市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切实提高用水效率,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总量控制目标到2015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7.515亿立方米以内。其中地表水用水总量控制在4.14亿立方米之内;地下水用水总量控制在3.30亿立方米之内;外调水用水总量控制在10.075亿立方米之内。各县(区)用水总量控制指标附后。二、总量控制工作内容(一)严格区域用水总量和年度用水总量控制。取用水量达到或者超过年度用水控制指标的,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对该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取水许可暂停审批。取用水量达到规划期用水控制指标的,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对该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取水许可停止审批。年度用水控制指标在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内,根据本区域上一年度水资源开发利用量、水功能区水质、地下水采补平衡监测结果和用水效率考核综合确定。各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市下达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内,于当年的11月底前向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申报下年度用水控制指标与新增用水指标;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每年12月底前下达各县(区)下年度用水控制指标与新增用水指标。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区域内用水总量控制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根据用水定额、经济技术条件等确定的可供本行政区域使用的水量,结合上级下达的年度用水控制指标,制定年度用水计划,并严格实施。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与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部门协商,建立部门间有效协作机制,形成合力,切实把用水总量控制指标落实到位。(二)严格规划管理和水资源论证。加强相关规划和项目建设布局水资源论证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乡规划的编制、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应当与当地的水资源条件相适应。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需要取水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对未进行水资源论证或者论证未通过的,水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取水许可;对未获得取水许可的,发改、经信等部门不得批准立项,环保部门不得批准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三)严格取水许可审批。直接从江河、湖泊或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规定办理取水许可。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规范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对存在《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情形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均不得批准取水许可申请。(四)严格计量用水。任何直接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安装取水计量设施。(五)严格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各级、各部门要依法加强水资源费征缴管理,各级财政和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按收费标准、“收支两条线”等相关规定足额征收水资源费。对应当征收而未征收、未足额征收或未按规定上缴水资源费的县(区),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相应核减该区域下一年的年度用水控制指标。(六)严肃查处违规取水。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按照各自的管理范围,对于非法打井、无证取水、不安装取水计量设施、拒缴水资源费等违法违规行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七)加强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坚持除害兴利相结合,妥善处理好防洪、除涝、灌溉、供水和生态保护的关系,统筹运用各类非工程措施,最大限度提高雨洪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鼓励利用污水处理再生水、海水和海水淡化,利用污水处理再生水、海水和海水淡化的,不受规划期用水控制指标和年度用水控制指标限制。三、保障措施(一)落实水资源管理责任制。县(区)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要把用水总量控制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逐级落实责任。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县(区)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二)健全完善水文、水资源监控体系。加强水文、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切实加大财政投入,进一步完善与水资源总量控制相适应的监控体系,加强对取水户取水与排水、排污监测。水文、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应联网运行,信息共享,及时发布水资源信息。(三)完善水资源管理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积极拓宽投资渠道,建立长效、稳定的水资源管理投入机制,保障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的工作经费。对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水生态修复、节水技术推广与应用等给予重点支持。(四)创新水资源管理机制。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对涉水公共事务的调控监管职能,依法实施对各类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发改、财政、环保、经信、物价、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合作、密切配合,各司其职,确保水资源管理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五)健全水资源管理监督机制。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水资源知识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水忧患意识和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提高水资源管理和决策的透明度,积极完善公众参与机制,通过听证、公开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建立公众参与的管理和监督制度。附件:滨州市2011-2015年用水总量控制指标表滨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一○年十二月十七日附件滨州市2011-2015年用水总量控制指标表单位:万m3县(区)名称地表水地下水区域外调水引黄引江总计备注滨城区2447445817600439528900含滨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区惠民县7011584612000024857阳信县4391468211500020573无棣县654191714500175823716含北海经济开发区沾化县835451712700263724208博兴县551684118000120023127邹平县714081699400506029769全市总计41400330008570015050175150
工业企业选址
  • 工业用地信息 工业用地信息 工业用地信息
  • 现成厂房租金 现成厂房租金 现成厂房租金
  • 仓库冻库租购 仓库冻库租购 仓库冻库租购
  • 招商引资政策 招商引资政策 招商引资政策
商务咨询服务
  • 注册公司选址 注册公司选址 注册公司选址
  • 产业政策匹配 产业政策匹配 产业政策匹配
  • 法律咨询服务 法律咨询服务 法律咨询服务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