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产业园区

山东滨州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山东滨州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滨州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政策
发布部门:信息补充中 发布时间:2004年03月13日 有效性:政策是否有效未知,请慎用
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事业单位,市属各大企业,各大中专院校,中央、省驻滨各单位:《滨州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人大八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组织实施。200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市解放思想、干事创业、乘势而上、促进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十五”计划各项任务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经济工作指导思想和任务要求,继续坚持“发展是主题,调整是主线,招商是重点,实干是关键,稳定是基础”的工作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五个统筹”总揽全局,围绕“一二三四五六”的工作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克服困难,加快发展,全力打造系统“九州”,确保完成或超额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开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专项计划,由市发展计划委员会陆续组织下达。滨州市人民政府二○○四年三月十三日滨州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一、200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调控目标200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市解放思想,干事创业,乘势而上,狠抓落实,促进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坚持“发展是主题,调整是主线,招商是重点,实干是关键,稳定是基础”的工作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五个统筹”总揽全局,围绕“一二三四五六”的工作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克服困难,加快发展,全力打造系统“九州”,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根据这一总体思路,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471亿元,增长16%;第一产业增长4.5%,第二产业增长20%,第三产业增长17%;三次产业结构16.3:53.3:30.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5亿元,增长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3亿元,增长38%;——地方财政收入21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亿元,增长14%;——外贸出口8.7亿美元,增长25%;——实际利用外资4亿美元,增长4.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50元,增长9.3%;——农民人均纯收入3120元,增长5%;——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新增就业岗位3.5万人;——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二、以增强经济竞争力为核心,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大力调整工业结构。继续实施“1238”工程,增强整体竞争力。积极培植纺织、化工、机械及汽车零部件、电力、有色金属、农副产品加工、造纸、高新技术等八大产业和大企业集团,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搞好协作和联合,尽快形成产业集群效应。继续搞好工业园区建设,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在延长纺织工业产业链,加快向染整、服装、家纺产品方向的拓展上实现新突破,全力打造“中国棉纺织之都”。大力发展服务业。重点加快滨州现代物流中心二期、沾化冬枣城等大型综合商贸城和专业集散中心建设;建设国际会展中心、滨州西客站;进一步开发鹤伴山、麻大湖、贝壳堤岛及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完善孙子兵法城设施,加快航母娱乐城建设,开工建设滨州黄河公园工程,力争国内旅游收入达到12.5亿元。积极培育信息、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积极发展金融、证券、保险、社区、会展、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的层次和水平。大力调整所有制结构。在投融资、企业改革、信息服务、市场准入等方面进一步采取措施,为民营企业发展不断创造条件。引导民营企业年内新增投入力争达到100亿元,新增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民营企业达到60家,不断扩大和增强民营企业的规模、实力、比重。大力调整区域结构。落实促进强县—邹平加快发展和扶持欠发达县—惠民、阳信、无棣的各种政策,按照“促强、扶弱、带中间”的原则,重点选择20个强乡镇给予大力支持,做好20个弱乡镇的帮扶工作。继续实施“渡河战役”,在资金和项目上向欠发达县乡倾斜。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完善鲁北、活塞2个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引导和支持有实力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相应的技术开发中心,开展技术攻关。建立和完善引进、培养、激励科技人才机制,壮大科技队伍。重点抓好滨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中国滨州海外学子创业园和航空城的建设,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增加2个百分点以上。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优惠年”活动。进一步放宽政策。最大限度地降低门槛,搞好服务,增强对外商的吸引力,切实营造“洼地”效应。突出独资和外资项目。坚持独资、合资一起招,重点引进独资和外资项目,提高项目运作效率,加强对13个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的调度,争取尽快落实。力争合同利用境外资金5.1亿美元。创新招商方式。建立专业招商队伍,充分利用以商招商、登门招商、委托招商、网上招商等多种形式;主攻日、韩、台、港、新加坡,主攻长三角、珠三角、京三角,主攻大公司、大财团、民营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增强招商的针对性。继续搞好家纺文化节等系列节会,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会展经济。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扩大与日韩台企业的合作,建设好各类出口加工区,扩大来料加工的范围。建设直通口岸及集装箱站。突出抓好5家骨干出口企业和15家重点出口企业的出口。力争实现进出口贸易16亿美元。实施走出去战略。抓好以劳务输出和对外工程承包为主的外经工作,积极促成1-2个县列入省扶持的劳务输出基地县。四、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努力解决“三农”问题加快以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沾化、滨城、惠民、无棣四大节水示范项目建设;搞好韩店水库、富国水库、孟家水库、滨城城南水库和西海、南海二期工程建设;完成小开河、韩墩、大崔、打渔张灌区清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新增库容0.8亿立方米,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0万亩。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开工生产项目41个,投资12.9亿元。重点抓好西王集团结晶糖三期工程、博兴香驰大豆深加工项目、秦台农牧公司瘦肉猪繁殖基地项目、博兴曹王哈博肉牛项目和裕华集团万亩高效生态农业园区建设等项目。统筹城乡发展,切实加快小城镇建设。把小城镇发展与乡镇企业集聚、市场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结合起来,重点发展一些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创造条件,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计划种植2万亩甜高粱,满足1万吨汽油醇的生产需要;搞好20万亩芦苇、1万亩芦竹的种植。抓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无公害林果区和绿色有机蔬菜区建设,推进农业标准化,搞好产品商标和质量认证,培育农业名牌产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沾化冬枣品牌。搞好劳务输出。健全劳务输出网络,提高有组织输出的比重,确保有组织的劳务输出超过3万人。同时,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搞好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五、保持固定资产投资高增长,努力扩大经济总量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突出抓好小营至滨州铁路(含黄河公铁路两用大桥)、四环五海、电力、公路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安排基础设施类项目152个,当年计划投资116亿元。其中,电力项目20个,计划投资44.5亿元;交通项目26个,计划投资23.6亿元;通讯项目5个,计划投资7.21亿元;水利项目15个,计划投资6.6亿元;城市基础设施项目86个,计划投资34.4亿元。继续加大生产性项目的投入。2004年计划建设工业项目150个,当年计划投资134.2亿元。其中,纺织项目计划投资48.9亿元;化工项目计划投资28.7亿元;轻工、重工项目计划投资56.6亿元。加快项目前期工作。继续积极协助省计委做好黄大铁路前期工作;对林纸一体化试点项目、国道205滨州大高到鲁冀界高速公路、威乌线辛庄子至邓王段高速公路等项目继续做好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多方融通建设资金。重点围绕农业和水利设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社会事业发展等项目,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帮助重点骨干企业做好上市融资、股权转让、并购等方面的文章,争取魏棉创业、西王集团扩股融资和活塞集团年内上市;力争储备上市资源企业8-10家。继续利用项目推介会等多种形式,促进建设项目与信贷资金的对接。加强建设项目调度,注重投资动态监测。继续加强对全市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的逐月调度,加大对国债项目的稽查力度,进一步规范重点项目的招投标管理。六、坚持新的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滨州建设继续做好城市的高层次、高起点规划工作,搞好生态园林型城市建设。聘请一流专家和机构重新修订完善滨州市区和开发区规划。计划投资3亿元,突出抓好“四环五海”二期工程,市区北出口、西出口改造,行政文化广场、植物园等工程建设;完成垃圾处理厂工程;开工建设滨城区南城水厂、市直机关医院。放开搞活城市基础设施、公用设施的建设和经营。抓好黄河三角洲沿海(盐碱型)生态科技产业开发带和黄河三角洲沿黄生态科技产业示范带建设。利用“两带”的生态资源、人文资源、旅游资源和沿海、沿黄的滩涂、土地、大型企业集团等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水产业、畜牧业、盐化工业和湿地生态保护、汽油醇、林纸一体化等新的生态科技项目,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和南部高新技术产业区及专业市场的建设。大力推进“六河水变清”工程。继续完成沾化、无棣、阳信三个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滨北、惠民和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完成医疗垃圾处理厂一期工程。督促企业扩大治污能力,加大空气污染治理力度。抓好清洁生产和ISO14000认证,力争认证企业达到15家。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全面启动县乡公路和河道绿化工程,完成1000公里的公路绿化。抓好251公里的小开河、徒骇河和秦口河的河道绿化,增加绿化面积12.77万亩。继续抓好经济林的种植,在抓好提高品质的同时,新增冬枣15万亩,增加高酸苹果9万亩,乔桑混交林0.3万亩,力争森林覆盖率达到20%。七、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努力破除体制性障碍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力争国有企业国有股降到50%以下,上市企业国有股力争减少到30%以下,市县属企业全部完成改制。积极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实施配套改革,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健全投资调控体系,引导资金合理投向,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继续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重点是全面开放粮食收购、放开粮食价格、开放粮食市场,建立市场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调整粮食风险基金使用方向,调整补贴方式,加快粮食企业改革步伐,转换经营机制。加快推进垄断行业的改革,加快公共服务领域的产业化进程。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基本公共服务以外的领域要逐步实现由“政府办”向“社会办”的转变,加快投资主体多元化进程。八、加大社会事业发展力度,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加快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重点抓好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改扩建和市传染病医院、县传染病区或分院的建设改造,确保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继续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抓好滨州学院二期工程和升级本科院校工作,建设滨州职业学院的家纺学院、软件学院、工业工程学院等二级学院。加快北镇中学新校区和实验学校的建设进度;支持各县(区)办好1-2所职业技术学校和2-3个具有特色的重点专业。认真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力争养老保险金征缴率、失业保险金征缴率分别达到95%和80%以上。确保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搞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建立和完善再就业帮扶机制,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3.5万个,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深化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确保年内计划生育率达到97%以上,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以内。培植发展文化体育产业。规划建设奥林匹克公园等一批文化体育娱乐设施。举办第二届体育节。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工业企业选址
  • 工业用地信息 工业用地信息 工业用地信息
  • 现成厂房租金 现成厂房租金 现成厂房租金
  • 仓库冻库租购 仓库冻库租购 仓库冻库租购
  • 招商引资政策 招商引资政策 招商引资政策
商务咨询服务
  • 注册公司选址 注册公司选址 注册公司选址
  • 产业政策匹配 产业政策匹配 产业政策匹配
  • 法律咨询服务 法律咨询服务 法律咨询服务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