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产业园区

山东滨州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山东滨州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山东滨州关于建立健全气象警报信息系统的通知

政策
发布部门:信息补充中 发布时间:2002年12月24日 有效性:政策是否有效未知,请慎用
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在全球性气候变异的影响下,天气气候极端事件出现几率呈明显增大的趋势,特别是小范围的突发性、灾害性天气,如龙卷风、强风暴、冰雹、雷电等,因缺乏快捷的气象信息传输渠道和有效的防范措施,以至造成的灾难性事件频频发生。今年7月19日河南郑州市遭受的强冰雹袭击中,因灾死亡18人,伤248人,直接经济损失达4.9亿元。虽然在灾害来临之前气象部门作出了预报,但因缺乏政府到公众的气象信息传输系统,致使广大社会公众无法应对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8月,我市发生雷电灾害13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万元。如何加大措施,降低这类事件的影响,将其危害降到最低限度,是减灾防灾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气象警报信息系统建设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任务。一、充分认识建立健全气象警报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近几年来,我市气象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气象预报准确率和气象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特别是自新一代天气雷达安装运行以来,全市人工增雨防雹系统得到进一步加强,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对范围小、时间短、强度大、破坏性强的突发性、灾害性天气的防御仍存在薄弱环节,要做好这类灾害性天气的防御工作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准确的预报;二是快捷有效的信息传播手段;三是有效的应对措施。目前我市常规气象信息只是通过电视、广播电台、电信、报纸等媒体来传播,而对突发性的灾害性天气信息的传播,没有形成直接通到各行各业、社会公众中的快捷有效的传播网络。一旦出现灾害性天气,由于气象信息传播渠道不畅,必将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依法建立健全气象警报信息系统,是我市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是贯彻落实《气象法》,搞好减灾防灾工作的具体措施。各级各部门要把建立健全气象警报信息系统,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任务来抓,发挥政府部门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主导作用,统一协调行动,增强全社会的减灾防灾意识。各重点行业、单位要把防御灾害性天气工作列入安全生产工作的范畴,制定相应措施,切实抓好落实。气象部门发挥新一代天气雷达的效能,已完成开发短时天气预报、警报(未来1—3小时预报)工作,并经省气象局批准于今年8月1日正式发布。这标志着我市短时天气预报,特别是小范围、突发性灾害天气的预警预报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为建设气象警报信息系统创造了基础条件和技术保障。二、气象警报信息系统的建设内容建立健全气象警报信息系统要紧紧把握“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反映敏捷、应对措施得力”等重要环节,全面实施气象信息畅通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完善提高“121”电话自动拨打系统。“121”气象信息自动答询系统,是面向公众发布气象警报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发布其它气象信息的主要载体。要增强公众的气象意识,提高主动了解当地天气变化意识,在天气复杂的时候及时通过“121”了解短时天气变化信息。特别是各级领导、经济主管部门和企业负责人,要把“121”电话作为了解和获取天气警报、短时预报等气象信息的主要渠道,遇到天气变化,要自觉主动地拨打“121”,及时掌握情况,时刻把握工作的主动权。2.市、县(区)、乡(镇)领导、决策机关安装气象信息决策服务系统。气象信息决策服务系统是面向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提供多种气象信息服务的主渠道,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善于使用气象信息决策服务系统,全面了解当地天气、气候变化,以指导生产和抗灾防灾工作。各厂、矿、企业和经济主管部门要主动与气象部门联系,自觉接受气象部门的服务。3.建立气象短信息服务系统。利用信息产业部门提供的接入服务,建立气象与电信、移动、联通直接连接的全市短信息预警发布系统。对国民经济、群众生活影响较大、又易受突发性灾害天气影响的行业和部门,如电力、通讯、交通、医院、学校及各乡镇,要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4.建立电视、广播电台气象信息增、插播制度。根据《气象法》第二十四条“广播、电视播出单位对国计民生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灾害性天气警报和补充、订正的气象预报,应当及时增播或者插播”的规定,市、县(区)电视台、广播电台应及时播出气象部门发布的气象警报。三、各司其职,确保气象警报系统安全运行气象灾害是我市的主要灾害。做好气象工作是减灾防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各部门要各司其职,把建立健全气象警报信息系统列入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确保安全运行。气象事业是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公益事业。各级气象部门要始终把公益性服务放在首位,及时主动提供保障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的气象信息服务。充分发挥我市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优势,严格、细致、准确地制作预报产品,确保气象服务产品的质量。信息产业及各有关单位要与气象部门密切配合,确保气象通信畅通,准确、及时地传递气象情报、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要确保气象预报、警报等信息及时播出。电力、交通、各大企业和经济主管部门,以及学校、医院、公共场所等人口密集区要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制定防范预案,做好预防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经济损失,避免人员伤亡。各级安监、建设、消防、财政等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密切配合,认真贯彻落实《气象法》、山东省人民政府第134号令,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做好工作,不得推诿扯皮。凡因工作不到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要切实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研究防御气象灾害的对策,制定防范措施,为我市社会和经济发展再做新贡献。滨州市人民政府二○○二年九月十二日主题词:气象警报通知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滨州军分区。滨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02年9月16日印发
工业企业选址
  • 工业用地信息 工业用地信息 工业用地信息
  • 现成厂房租金 现成厂房租金 现成厂房租金
  • 仓库冻库租购 仓库冻库租购 仓库冻库租购
  • 招商引资政策 招商引资政策 招商引资政策
商务咨询服务
  • 注册公司选址 注册公司选址 注册公司选址
  • 产业政策匹配 产业政策匹配 产业政策匹配
  • 法律咨询服务 法律咨询服务 法律咨询服务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