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关于印发聊城市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打造冀鲁豫地区职业教育先行区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政策
发布部门: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09日 政策文号:聊政发〔2020〕6号 有效性:有效
为平台,推动区域形成兼具人才培养、生产服务、技术研发、文化传承、科学研究等功能的校企命运共同体。按照与校内实训基地错位互补的原则,通过市场化运作,建立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机制,依托聊城职业技术学院、聊城高级工程职业学校等建设共享性的大型智能(仿真)实习实训基地,并将基地建设成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高地和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技术服务中心,成为企业培训培养紧缺技能人才的实践中心。支持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共建聊城产教融合示范区(园)。支持具备条件的县(市、区)、职业院校和职教集团、企业积极参与国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试点。到2022年,建设5个市级骨干职教集团(联盟)和10个市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争创1-2个省级示范性职教集团和5个省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每个县(市、区)力争建设1个共享性智能(仿真)实习实训基地。(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十五)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遴选我市行业领先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建设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支持职业院校实施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培养项目,在水城名师和名校长评选中增加中职学校类别,建立市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培养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名师、名校长,打造适应学校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优秀教管团队。完善教师技能大赛制度和教学能力大赛制度,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培养一批能够改进企业产品工艺、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骨干教师。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2022年全市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平均达到80%。(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配合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十六)改革教师招聘制度。职业院校新进专业教师原则上应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和相关专业技术资格。业界优秀人才或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可通过直接考察的方式招聘为专业教师。落实学校20%编制员额内自主招聘兼职教师政策,参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平均薪酬水平核拨财政经费。建立职业院校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双向聘用机制,有力促进双方人才双向流动,企业人员到职业院校担任兼职教师纳入其业绩考核评价,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可在校企合作企业兼职。(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市委编办、市教育体育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十七)改革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允许公办职业院校自主确定绩效分配办法,绩效工资水平最高可达到市属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基准线的5倍。学校对外开展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取得的收入结余,可提取50%以上用于教师劳动报酬,不纳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管理。教师根据相关规定取得的科技成果转让费,计入当年学校绩效工资总量,但不受总量控制,不作为调控基数。对学校以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予以倾斜,在绩效工资总量中单列。对学校承担的培训任务,与绩效工资总量增长挂钩。专业教师可在校企合作企业兼职取酬。(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十八)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水平。探索为国家和省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技术技能人才在工会、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中兼任职务,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技术技能人才作为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团代会代表等人选。鼓励企事业单位按规定设立特聘岗位津贴、带徒津贴等,激励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技能大赛等方面取得突出业绩的技术技能人才。建立技术技能人才休疗养制度,定期组织休疗养活动。设定聊城市技术技能大师称号。做好山东省突出贡献的技术技能人才和享受省政府技能特殊津贴人员遴选推荐工作,依法依规给予相应奖励或津贴。(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十九)改进职业教育评价机制。建立职业院校评价标准,实行客户评价、同行评价、第三方评价的评价标准,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开展情况作为评估的重要内容,保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的办学导向。把第三方评价评估结果作为对相关院校政策支持、绩效考核、表彰激励的重要参考。支持职业院校承办国家、省技能大赛,建立全员参与的校赛制度和全专业参与的市赛制度,努力提高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水平,实施开放式、普及性大赛新机制。(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配合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二十)提升职业教育研究水平。加强和培育职业教育科研队伍,对职业教育重点课题给予财政补助,鼓励教师参与区域经济、人力资源和企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提高职业教育科学研究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筹建教育和产业人才研究院,开展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职业人才供需研究,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咨询。鼓励支持聘请一线优秀教师、技术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研员,形成专兼结合、动态管理的教研员队伍,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教研体系。(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配合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二十一)深化中外合作办学。支持高职院校和国(境)外高水平应用技术型高校联合申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加强同境外职业教育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机构、行业协会的交流合作,引进国际一流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课程标准、专业课程等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开发具有国际标准的专业教学标准和优质课程,积极引进国际通行的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课程和认证体系。支持职业院校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服务我市企业国际化进程。(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外办)三、保障措施(二十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关于山东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发挥好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议事协调职能和职业院校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党对职业教育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牢牢把握职业教育正确方向,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确保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培育和传承好工匠精神。加强职业院校党的建设,健全组织体系,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办学治校全过程,领导和促进学校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和学生会建设。(牵头单位:市委教育工委;配合单位:市总工会、团市委)(二十三)建立聊城市职业教育工作推进机制。建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推进;建立由市委副秘书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教育体育局局长牵头的工作专班,具体负责领导小组的议定事项和《聊城市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打造冀鲁豫地区职业教育先行区的实施方案》的推进工作。各县(市、区)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加强对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领导,明确各部门职责任务,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2020年4月20日前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制定“一地一案”实施方案。〔牵头单位: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配合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属开发区管委会〕(二十四)加强考核激励。落实各县(市、区)政府和行业部门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把职业教育作为对各县(市、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重要内容,评价结果作为对其及有关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惩的重要依据。开展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县(市、区)和院校评选,对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按规定给予表彰奖励。(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二十五)加强督导检查。完善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办法,建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定期督导评估和专项督导评估制度,定期发布县(市、区)职业教育工作督导报告。市委督查室每半年督查一次,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每三个月调度一次工作情况。(牵头单位:市委办公室;配合单位:市教育体育局)附件:聊城市职业教育工作推进领导小组人员名单附件聊城市职业教育工作推进领导小组人员名单组长:孙爱军市委书记李长萍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副组长:刘升勤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育工委书记田中俊副市长成员:崔宪奎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郭守印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任尚显市委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商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编办主任孙玉臣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王福祥市教育体育局局长王越军市科技局局长刘东昌市财政局局长程继峰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冯能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陈长华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玉录市退役军人局局长谢华市外办主任金同元市国资委主任任凯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杨磊市税务局局长刘培哲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王亚男团市委副书记白文儒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周江涛市残联理事长

山东聊城产业园区

山东聊城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山东聊城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